一个似乎早已为我忘却的年份,受开年第一顶流爆剧《繁花》的影响,又让我想起来了。那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确切地说,是1999年初,从北京转业到南京刚上班2个多月,就有了一次参加政府组织到苏沪浙考察学习的机会,这是我第一次到上海、宁波等城市。一晃25年了,《繁花》剧的火爆让我有了故地重游苏沪浙的冲动,在故地重游期间,看到了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上了热搜的湖南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部署安排,让我又想起了首次考察学习的一些思考。
我的首次考察学习,应是在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后不久,对我来讲是首次,而对其它同志已是常态了,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出外(国外)考察学习,而对我来讲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记得那次争论最激烈的是:解放思想与敢闯敢试。南京和宁波同属副省级城市,对企业的审批权是相同的,我们在宁波考察时,参观完宁波一家企业后,在座谈会上,因我们也有家与宁波生产经营基本相似的企业,报到国家审批快半年了,还未审批下来。我们带队的领导就问宁波的领导,你们企业是怎么通过国家部委审批的,那知宁波的外经委领导说:目前我们这家企业还处在无照生产经营阶段,对待企业我们原则是先让其生产经营发展,发展好的企业我们会有选择地再按程序上报审批。那时浙江宁波人的思想解放程度确实让我吓了一跳。作为曾经军人的我想到的就是违反军令,那有越权不听令的先斩后奏申报呢,这可能就是解放思想吧。第一次外出考察学习,浙江、苏南人的思想解放给我这个曾经在北京、在军营工作多年刚到地方工作的干部上了一课,思想一下子解放了不少。后来的苏州昆山之行,对台商投资企业土地零收费的政策,再后来多次到苏锡常的参观学习。苏南人的思想大解放确实让我大开了眼界,我想没有那时苏南人的思想大解放,就没有昆山能长期坚守全国百强之首的今天,遗憾的是这些,作为省会城市的南京当初都未能学来。
在经济,招商等部门工作多年后,一次次的出外考察学习,我就思考过,也曾写过:苏南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充分证明,他们的每一次快速发展,都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别人坚决执行时,是他们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抢抓机遇所取得的。相反,那些思想保守、畏首畏尾地区的发展就会陷入迟滞和缓慢。今天湖南再提:“解放思想”,力求做到“十个扭转”(根本扭转速度情结,扭转换挡焦虑,扭转造假冲动,扭转路径依赖,扭转“唯上”思维,扭转粗放模式,扭转功利主义倾向,扭转折腾做法,扭转“鸵鸟心态”,扭转“躺平”思想),在我看来也只能算细枝末节的修补,官样文章,己根本不具备前瞻性,方向性,策略性和可操作性。
这次苏沪浙的自费故地重游与思考,所见的经济萧条,我只希望如今的解放思想不要成为统计局官员数据统计异样的借口,不希望湖南开展的“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成为口号式的空话、大话……。当务之急的是决策者们要尽快找到当前问题的根源,政府部门要尽早预见可能的糟糕程度,千万不能让乐观情绪过度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