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不才明主弃”——孟浩然

【读诗人】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王维合称为“王孟”。他的诗清淡幽远,长于写景。有《孟浩然集》。



【读典故】

不才明主弃

孟浩然四十岁那年,到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虽然没有考中,却结识了不少文坛上的朋友。其中,当时任侍御史的王维跟他更是成了知交。

有一天,王维邀请孟浩然到自己供职的翰林院见面,两人谈诗论文,兴致正浓时,唐玄宗来了。孟浩然一紧张躲到了床下,王维不敢欺君,道出实情。唐玄宗听说眼前这人就是颇有些名气的诗人孟浩然,就问道:“你最近有什么好诗啊?”孟浩然想起最近落第后写新诗《岁暮归南山》,就随口吟了出来: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诗里明显含有怀才不遇的牢骚,唐玄宗听了很不高兴,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从此,孟浩然做官的希望就彻底破灭了。


【读诗词】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张丞相:指当时作宰相的张九龄。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③混太清:清:指天空。与天混成一体。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⑤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⑥济:渡。⑦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⑧徒:只能。⑨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1.读后诵:这是一首干谒诗(请求别人推荐做官),请背诵。

2.读后思:

(1)诗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哪几句在写“望洞庭湖”,表现出了洞庭湖壮观的景象和雄伟的气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诗人想做官却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能助他一臂之力,推荐他,哪几句诗表达了这个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拓展】

孟浩然在仕途上碰钉子后,便了结了求官的愿望,回归田园,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开创了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下面这首《夏日南亭怀辛大》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辛大的怀念。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你能从中体会到诗人此时的悠闲自得吗?请读一读,背一背。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大意: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小锦囊】

唐代科举制度不完备,录用官员主要靠官府和权贵举荐;哪怕是很有才华的诗人,要想求得一官半职,都不得不拜求权贵名流门下,投赠“干谒”诗。李白就向“韩荆州”、玉真公主等投过干谒诗;大诗人白居易托人引荐到老诗人顾况的故事也是流传很广的。当时顾况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之不易啊”。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老先生忍不住叫好,才说:“既然这样,你当然很容易住在帝都啰。”

【小展台】

请选择一项任务进行研究,下节课课前展示:

1.百家诗坛:选择孟浩然的一首诗,讲一讲相关故事。

2.百家诗画:选择孟浩然的一首诗,配上合适的图画。

3.百家诗乐:选择孟浩然的一首诗,配乐唱一唱。

4.主题研究:探究孟浩然其人其诗。或是别的“干谒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