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生莲花
01 有才,任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景龙年间,一首题为《春晓》的诗,迅速火遍大唐朋友圈。
随即,孟浩然如一颗闪亮的新星,在唐诗的星空发出耀眼的光芒。
他每发一首新诗,人们争相转发,朋友圈会引发一轮连锁刷屏。那么,到底谁有幸一睹过这颗新星的尊容呢?
有。一个是孟浩然的好基友张子容,一个是时任襄州刺史张柬之。
此时的孟浩然,少年得志,没有辜负父亲给他起名的初衷:要向先辈孟子那样“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少年喜读诗书,尤其是他偶像男神的书《陶渊明集》,几乎不离手。
十八岁那年,孟浩然参加了地方高考,一举夺得头名。人生进阶路首战告捷,受到了地方长官张柬之的接见。这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
谁知,孟老爷子的笑容还没收,孟家大公子孟浩然就做了一个大胆任性的决定:不再参加科举考试了!不跟你们这帮乱世奸雄玩了!父母说干了口水,也没有说服孟浩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神龙元年即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伙同大将军逼迫女皇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继位,恢复大唐国号。次年,韦后干政,张柬之不但没得到重用,反倒被贬官襄阳。没多久,李显的皇后韦后与女儿安乐公主将皇上毒死,立其子李重茂为帝,准备效仿武则天独揽朝政大权。
贵圈简直是太乱了!张柬之刚刚宴请过金榜题名的青年才俊,就接到流放岭南的通知,几个月后,病死在流放途中,这对小孟同学的打击太大了!可以理解,心高气傲如孟公子,宁可隐逸,也不出来为这帮乌七八糟的主效力。
人算不如天算,公元710年,李显的侄子李隆基将韦后杀死,废李重茂,拥立自己的父王李旦(李显之弟)为王,号称睿宗。睿宗宠信妹妹太平公主,致使公主干政,与太子李隆基争权,两年后他只好让位于太子李隆基,唐玄宗终于开启了有唐一代的开元盛世。
如果孟浩然这时能够及时洞察把握时机,看在开元盛世即将来临的份上,出来继续他的科考路,他的人生一定会是另一番景象。
可惜,此时的孟浩然没有丝毫的松动,仍然我行我素。家长逼急了,他就离家出走,到离襄阳不远的鹿门山隐居。
鹿门山作为隐居之地由来已久。历史上著名的庞德公就在这里隐居。庞德公何许人也?“卧龙”诸葛亮是他的学生,“凤雏”庞统是他的侄子,还有司马徽、徐庶都是他门下的常客。他不受刘表的拉拢,归隐鹿门山,风骨名闻天下。他也是小孟同学心中的偶像。因庞德公、孟浩然、皮日休都在这里隐居过,鹿门山有“鹿门高士傲王侯”的说法。
广大粉丝想见浩然同学了怎么办?来呀,浩然必定拿出纯粮酿造的好酒,纯天然的蔬菜粮食招待,大家一起凭吊古迹: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02 私自成亲 气死老爸
孟同学将自己的粉丝当朋友,粉丝也很够意思,大家轮流请孟同学到襄阳城喝酒K歌。一来二去,就结识了歌女韩襄客。
二十岁血气方刚的孟才子遇见年方二八、色艺俱佳、善写诗歌的韩艺人,怎一个爱字了得?
众多追求韩襄客的豪门公子纨绔少年在襄客看来,都比不过骨貌清奇、风神疏朗的浩然哥哥。
文雅如浩然哥,为心上人叫好叫到嗓子嘶哑,拍手拍到手掌火辣。这一切,襄客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小孟鼓起勇气,终于在一次演唱会结束时送上了请求约会的小纸条。
襄客像仙子一般翩然而至。
月光下,一对年轻人泛舟汉江,心如江水一般荡漾。平日才思敏捷的小孟此刻不知该说什么好,襄客落落大方吹了一曲《巫山曲》,孟才子的思绪也被带到了诗一般的意境中,他随口吟出了两句诗:“只为阳台梦里狂,降来教作神仙客。”
襄客低下头来,羞涩地接了下两句:“连理枝前同设誓,丁香树下共论心。”
这不是要比心的节奏吗?
小孟同学当然不含糊。随即告诉韩美女,请媒人去提亲!爱她,就要给她一个有结果的承诺!
韩美女那边他不担心了,可是,可是,他担心怎样给自己的家长说这件事呢?在那样一个重视门第身份的时代,襄客的身份是不为正当家庭所接纳的,何况还是头次婚配。
管不了那么多了,咬牙跺脚,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孟老爷子气得七窍生烟,狠狠对他说:立即断绝和韩姓女子的一切往来,否则,孟家没有你这个不肖子孙!
从小接受的教育,孟同学不能不孝。他的心从来没有这般煎熬过,原来爱并不都是甜蜜的,品尝甜蜜芬芳的同时,也要学会为爱付出痛苦的代价。
他一边煎熬,一边安慰心上人等待时机。一年多过去了,冰雪聪明的韩美女迟迟等不到好消息,她理解孟才子的难处,除了默默离开,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
身边没有了那个善解人意的人儿,小孟觉得简直是度日如年。转眼到了除夕夜,没有她,年没法过!别说辜负了心上人,就是自己良心这一关也没法过。无趣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是啊,小韩就是那个有趣的灵魂!歌妓又怎样?
五更钟漏欲相催,
四气推迁往复回。……
守岁家家应未卧,
相思那得梦魂来。
小孟同学悄悄离开了家门,来到了郢州韩襄客的家里。趁着热闹的新年气氛还未散去,孟浩然与韩襄客在女方家里拜了天地!不久小韩怀了他的骨肉。
这下生米做成了熟饭,看在孟家有后的份上,父亲总该接纳儿媳妇了吧?
不料父亲还是面如铁石,发誓死了也不接受韩姓女子的守孝。
无奈,孟浩然又回到了他隐居的鹿门山。写下了凄楚幽幽的诗句:
《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老爷子的心里也极度苦涩,不肖子不光宗耀祖也就罢了,还娶一个歌妓来辱没门风,成何体统!悲愤抑郁中,孟老爷子苦熬了三年,咽下了不甘心的最后一口气。
浩然长跪不起,恨不得自己去死。他守孝三年。
03 人间正道是沧桑
父亲的英年早逝对孟浩然的打击很大。加上周围的朋友纷纷走上正道,尤其是他的小伙伴张子容年纪轻轻就考取进士功名,促使孟浩然也不得不为稻粱谋。
25岁那年,他终于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当时的科考并不是每年都开考,遇到政治动荡,取消考试是常有的事,所以,青年才俊凭借才华,依靠公卿名流举荐是一条进阶捷径。
无意官场的孟浩然写了一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干谒诗,是向当时的丞相张说(另一种说法是张九龄)求提拔推荐的诗,从古代到现在也无人出其右。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之所以写得好,一是写出了洞庭湖开阔涵浑,波澜壮阔的气势,二是含蓄滴写出了自己希望能够得到援引,成就一番事业。
干谒诗最难把握的是“度”,过之有溜须拍马屈颜奉迎之嫌,不足则有卑躬屈膝有失风骨之态。孟浩然的这首诗,恰到好处,既表达出自己的浩瀚志向,又通过舟楫、垂钓的比喻表明自己希望在圣明盛世有所作为。
这首诗后来也成为历史上写洞庭湖最有名的诗。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的《登岳阳楼》勉强可以拿来相比较。
公元725年,大才子李白出蜀,游洞庭襄汉。彼时的李白还寂寂无名,孟浩然已是名满天下的才子。李白拜访了孟浩然并结为好友。次年,孟浩然游广陵,也就是今天的扬州,临别,李白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据统计,李白为孟浩然写的诗不下五首。初次相见,赠诗一首,即《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从中可见李白对于孟浩然的才华气度、卓尔不群不同流俗的品性之赞赏。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孟浩然虚岁40,终于在多方奔走干谒无望的情况下,来到了长安,参加了平生第一次进士考试。但命运偏偏和这位才子过不去,孟浩然没有及第。
滞留长安期间,他结识了后半生重要的好友,大V大咖级别的王维、张九龄、王昌龄等人。据史书记载,孟浩然曾在太学赋诗,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两句诗名震公卿,满座倾服,为之搁笔。
传说有一次王维曾私邀孟浩然到自己的办公室喝茶,适逢玄宗突至,浩然惊避床下。玄宗看到两只冒着热气的茶杯,问王维和谁在喝茶。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久闻孟浩然的诗才了得,命王维快快请出孟才子面见。
浩然灰溜溜从床下出来,圣上并无怪罪之意,要求他赋诗一首。天大的好机会终于来临了,可惜,孟浩然又一次让这契机溜走了。他写了那么多诗,什么诗不能朗诵?偏偏挑了一首最近刚出炉的不合时宜的《岁暮终南山》来朗诵: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玄宗听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时,龙颜不悦:“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说罢拂袖而去。孟浩然似乎听到了仕途的大门訇然关闭的声音。他足足发呆了一个时辰。
无奈,只好收拾行囊回归襄阳。官场可以放下,放不下的唯有老铁!他写下了《留别王维》: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04 佛系诗人,我就是我
孟浩然毕竟是孟浩然,他不怨天不尤人,因为他的心从来没有真正属于殿堂,唯独只属于山水田园。
他不是在山水间的农庄,就是在去山水的路上。他甚至又一次漫游了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谁说人生的路只有走仕途一条呢?官场上少了一个圆滑世故的孟大官人,文学的星空多了一个山水田园的重镇诗人。他写出了《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写出了《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很快传遍了朋友圈!他的挚友王维借出差的机会,专门来见他,两个好朋友在郢州(今荆门钟祥)刺史亭对酒当歌。王维当场为孟浩然画了一副真人造像。那个亭子改叫浩然亭,宋代为了尊重诗人,避讳其名,又改名为孟亭。
王维劝他不能浪费了才华,浩然以醉态来应答。
为了不辜负朋友的一番苦心,孟浩然45岁时,又一次来到长安,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二次进士科考。结果早就在预料之中。不合时宜的孟浩然这一次终于可以名正言顺滴隐居了吧。王维以一首《送孟六归襄阳》送他: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能够想象出,有多少人为他着急!
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韩朝宗为襄州刺史,出于对孟浩然的赏识,邀请他参加饮宴,并承诺向朝廷推荐他。当时他正在和朋友喝酒,有人提醒他说,你与韩公有约在先,不赴约恐怕怠慢了韩公。他说,我已喝了酒,身心快乐,不管其他。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孟浩然为幕府。孟浩然自由惯了,哪里能受得了约束,没待多久,返回故居。
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昌龄遭贬官路过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吃了不该吃的鱼虾等致发物,固疾复发,不治而逝。享年51岁。
在大唐的诗人圈,孟浩然是少有的没有做过官的诗人。但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一代山水诗的大家,他与王维被合称为“王孟”。
他的诗清丽淡雅,超然脱俗,真挚空灵。在孟浩然的诗歌里,山水已不再是单纯的形象描摹,也不只是简单地加入喜怒哀乐的情感,而是开创性滴将山水的形象与自我性情气质、精神面貌合而为一,这就使他笔下的山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果说王维诗中的山水是梦中的空灵山水,李白诗中的山水是想象中的神来山水,孟浩然诗中的山水才是真正的山水,是融入孟浩然生命特质的现实山水。多少诗人捻断胡须孜孜以求的超然物外的意境,孟浩然无需寻求,因为他骨子里满满都是清逸超脱!而这些,在官场上却显得是那么滴不合时宜。此事不能两全!
在大唐的诗人圈里,孟浩然朋友多,人缘好。在其他诗人的笔下,写给孟浩然诗不是最多,也是更多!除了上面提到的李白是孟浩然的死忠粉以外,王维写给孟浩然的诗也不下五首。杜甫也是相当级别滴孜然粉!看看老杜的诗“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吾怜孟浩然,短褐即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多高的赞誉啊!
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