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人孟浩然-读史之十三篇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为孟浩然是一个以山水田园为乐的不世出之人。

  毕竟连李白都为之倾倒,“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困了累了,就“春眠不觉晓”;想喝酒了,朋友就经常“邀我至田家”;想来场走就走的旅行,就“烟花三月下扬州”……

  但每多了解一些,就越发明白,果然天地为局,众生为棋。每个人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苦衷。

大唐开元十六年(728年),40岁的孟浩然,第一次来到了长安。在遍地是诗人的大都市里,向来自信满满的他,心情有些沉重。老家襄阳的人都知道,曾经一句“文不为仕”,他被视为异类。而今,他自食其言,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还是来长安参加了科考,然而,又落榜了。

离家时,母亲、弟弟、还有他那仍然没有名分的老婆孩子都满含着期待,他若这样回去,该以何颜面?

他想回去,可理智又告诉他,哪怕还有一线机会,他都该留在长安。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孟浩然《清明即事》

眼看花开花落,草长莺飞,连蝴蝶都已成双成对,前路茫茫的他,只能在客栈的大堂里,以茶代酒,回忆往昔。

他问自己:

曾经罢考私奔都不犹豫,

怎么就走到了去留两难的境地?

长安五年(705年),对于李唐王朝来说,是一个值得高兴的年份。

这年正月,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朝廷要员,发动兵变逼武则天退位,李氏江山匡复,改元神龙。

对于远在襄阳的孟浩然来说,同样很高兴。

首先,作为张柬之的同乡,他与有荣焉;

其次,作为孟子的后人(“浩然”两字就出自《孟子》中“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一句),他们家向来以孔孟之道传家,这下,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参加科举了。

于是很愉快地报了名,并在来年的县试中,轻松上榜。

还有幸拜访了已经告老还乡的张柬之。

那时他十七八岁,最美好的年纪,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他以为好不容易匡复的大唐也该如此。然而,很快发现,并不是。张柬之是被逼离开朝堂,中宗李显昏懦,皇后韦氏还想着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而在孟浩然等待府试开考的日子里,自回襄阳就忙着筑堤泄洪没怎么休息过的张柬之突然遭到流放,八十二岁的老相国就这样含冤死在了异乡的黄尘古道上。

听到消息,孟浩然感到愤怒,愤怒后又很是失望。然后做了个全家都反对的决定:罢考。他势孤力薄,也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有一分热,就要发出自己的一分光。不是所有人都无动于衷,不是所有人都只会沉默。他的父亲却觉得他太不成熟,竟拿前途儿戏,两人见面就吵。

认识的、不认识的,亲戚长辈甚至当地官员,也都跑来对他百般相劝。他还是毫不松口,甚至放言,读书只为明智不为入仕。闹到最后,他搬出家,住到了鹿门山。

19岁时,孟浩然遇上了韩襄客,

一个从郢城到襄阳卖艺的歌女。才子,佳人,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一个说:“只为阳台梦里狂,降来教作神仙客。”(孟浩然《赠韩襄客》)

一个说:“连理枝前同设誓,丁香树下共论心。”(韩襄客《闺怨诗》)

无奈,不能朝朝暮暮。

孟家虽非大富大贵之家,但在襄阳当地也是有头有脸的书香门第,断不能容一个歌女入门。

可谁的初恋愿轻言放弃呢?苦苦相求不成后,孟浩然彻底离家出走,跑到韩襄客老家郢城,与韩襄客拜堂成亲。

白居易有句诗,“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那个年代,不得父母认可的婚姻,到底不算是明媒正娶,入不了族谱。

但两人,还是一个嫁了,一个娶了。

自此,韩襄客成了孟浩然的妻子,孟浩然成了韩襄客的丈夫。

纵然,可能没有名分。

遇见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结婚我没想过别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人生最怕来不及

人生难免不如意

26岁那年,孟浩然的父亲去世。至死,他都没有原谅儿子。曾经以为一辈子还很长的孟浩然突然发现,原来人生真的会来不及。

他还没来得及与父亲和好,就永远失去了父亲;他的妻儿还没有见过家人,就彻底失去了被认可的可能。守孝三年后,孟浩然决定结束自己在鹿门山的山居岁月。

“左右林野旷,不闻城市喧”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

这样恬静、美好的生活,确实让人贪恋。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宿命。

父亲希望他光宗耀祖的心愿未成,他不能继续让他含恨九泉;而妻儿想要被认可,还可以通过一纸诰命。

当时正好处唐明皇李隆基上位初期,百姓安居乐业,大唐欣欣向荣。而除了参加科举,去边塞建功、给人当幕僚,或是经举荐得皇帝赏识“暮登天子堂”,都是进入仕途的门路。

对于说过“文不为仕”的孟浩然而言,贤达举荐无疑是最理想的方式。那时他虽有些敏感,却不失自信。

得知助唐明皇诛杀太平公主的有功之臣、前丞相张说到岳州(今岳阳)公干,途经襄阳,孟浩然慕名拜访。虽相差二十多岁,对彼此才华的欣赏,还是让二人成了忘年之交。

其后,他们一起同游,共赏湖湘胜景。

过洞庭湖时,孟浩然带着无限感慨,向张赠诗一首: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也就是教科书里必背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只可惜,当时张说自己与皇帝都有嫌隙,举荐一事暂时搁浅。

难道必须走科举这条路吗?

彼时仍自信条条大道通长安的孟浩然,依旧放不下内心的矜持。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

724年,孟浩然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这年,自认将大唐带向盛世巅峰的李隆基,打算泰山封禅,以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

当然也有人反对,但很刚的李隆基直接来了个不答理,带着自己看着顺眼的一套班子从长安迁到洛阳。而为了作好前期准备工作,群策群力,还下达了招贤海内的公告。一时间,众多文人名士汇集洛阳,洛阳瞬时成为政治文化中心。其中,就有孟浩然。不过比起洛阳的繁华热闹,他好像更爱洛阳的文气。在这里他结识了一群朋友:贺知章、张九龄、王维、綦(qí)毋潜、包融、袁仁敬……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比起谋求仕途,他好像也更热衷于走山访友。

不知道是不是还是因为不够用心,待在洛阳三年,孟浩然的仕途依然一片渺茫。眼见皇帝都封完禅又搬回长安去了,没有理由再待在洛阳,于是应朋友之邀,孟浩然打算南下去吴越一带,在大好山川里好好想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旅行中,孟浩然收获迷弟李白一枚。

两人一起在溧阳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李白

一个豪杰不发达的时候,本来就是越走越难。

不过,管他呢,咱们一起拂衣而去,万里翱翔,岂不更美!孟浩然毕竟已经尝过人生百味,过了年少轻狂的年纪,当然不会这样想。

不久,他便和李白互诉别情,一个往北寻找自己的江湖,一个往南越过千帆后再回到出发的地方。

40岁前夕,孟浩然回到妻儿所在的郢城家中。

远游经海峤,返棹归山阿。

日夕见乔木,乡关在伐柯。

愁随江路尽,喜入郢门多。

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他。

                ——孟浩然《归至郢中作》

做想做的事,走想走的路,那是青春,

做不想做的事,走不想走的路,才叫生活。

都说四十不惑,是成是败,都作最后一博吧。

结果,都知道了。

很多时候,事情并不会尽遂人意,他落榜了,还走到了去留两难。

说不难过是假的,可不知为什么又有点释然。

当时长安有很多文化聚会,就在这个空档,朋友众多的他受邀参加了秘书省的联句活动。

酒过三巡,一人一句诗。

而当孟浩然缓缓道出: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全场突然鸦雀无声,很快活动结束。

据与孟浩然同时代的王士源说:举坐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

作为一个落榜生,孟浩然的才子之名终于大范围传播开来。

而让他最终名扬天下的,是与唐玄宗的一次正面接触。

那天,王维见孟浩然一个人,便邀请他到自己的官署去坐坐。

谁也没想到,两人谈到尽兴之时,唐玄宗突然到访。

圣颜不是随便见的,一个不小心都可能获罪。为了不连累王维,孟浩然就躲了起来,但还是被发现了。

好在当时玄宗心情不错,因为很多人在他面前提过孟浩然的名字,就问了句:最近可有什么新诗?

这可是在皇帝面前的表现机会,多少人求之不得,答得好了平步青云也不是不可能。

但孟浩然念了首《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还没念完,唐玄宗就让他打住:“你自己不想做官,怎么能怪到我头上?”

(“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然后,甩袖离开。

孟浩然知道,自此,他都将与仕途无缘。

为什么放弃大好机会?

他也不说清,也许从张柬之死于异乡开始,也许在一次次应酬俗务时看过太多虚伪的假面,也许皇帝封禅时好大喜功的样子与想象中求贤若渴的明君相去甚远……

总之,他感到厌倦,他不喜欢,一个冲动,就变成了这样。

孟浩然回到鹿门山已有七年。

期间,开元盛世最后一位名相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时,请他去做自己的幕僚,他去了没几天又跑了回来。

可这些都比不上他的鹿门山。

水接仙源头,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梅道道士水亭》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

——《过故人庄》

成功也好,失败也罢,

现在的日子让他卸下了所有烦恼,轻松而自然。

如果每天都不开心,那活着是为了什么。

七年里,也有很多朋友来看他,他会领着他们看看自己种的满园瓜菜,然后宾主尽欢。

李白来了说: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他很想说,那是你没见过挣扎中的我。

不过,也只是笑笑。

人生各种滋味,总要自己尝过。

最后一次,是王昌龄来。

那时他大病初愈,大夫说:要忌酒,要忌口。

但朋友千里迢迢来看你,怎能扫兴?

大夫也常夸大其辞的嘛!

正好酒菜里还有一道他特别喜欢又好久未吃的河鲜,于是食指大动,在众人的劝阻下还是吃了几口。

该喝的喝了,该吃的吃了,该见的朋友也见了,十分满足的孟浩然在送走王昌龄后,幸福的躺在床上,未成想旧疮复发,再也没有起来。

留下一箱诗稿,诉说着他在鹿门山平凡的幸福。

留下一句只愿葬在鹿门山的遗言,坦然离去。

数年后,《孟浩然集》天下流传,四卷,存诗218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185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4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5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6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51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88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2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0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