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父母观念的矛盾
靠着小小加水站的营生,不知不觉日子过得活焕起来。
小时候兴赶集,农历的三六九是我们镇上赶集的日子。赶集有两种目的,一是卖货,二是买东西。我们家作为村儿里的土地大户,由于全家的生计都靠加水站的营收来供给,很多地慢慢被荒废了,自然没有拿得出上集市卖的作物,母亲上集市就是买买买。就连一日三餐的吃食也都从集市上买回来,米肉油菜样样掏钱买,母亲几乎每逢三六九都要上集市,也就是每间隔两到三天就上一趟集市大包小包往家里带。
童年的我们并没有觉出农村人的这种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妥,只顾期待赶集的那天母亲早点从集市回来,因为她一定会买很多好吃的回来表达母爱。泡泡糖、水果、方便面、甜薄脆、威化饼干、夹心饼干……
每次母亲清点背篓的商品,我们都无不充满期待。而父亲满脸愁云一脸无奈,点着香烟一支接一支地抽,吞云吐雾唉声叹气,眉头紧锁摇头甩肩,攒够了脾气再爆发出来,绷着由黑转红再由红转白的脸说:“我说啊!这个钱!怕是要省到用!买这么多毫无用处的东西回来,都是钱!都是钱啊!”
刚开始母亲还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柔柔弱弱小心翼翼地解释:“我是买给几个娃吃的,又没有把钱拿出去送人。你激动哪样?”
奶奶便在旁边轻声柔气地调节:“莫争了。什么都不让买也不对,每次买这么多不必要的东西也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