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栏目是身体记忆对来访的人进行回访
观察人与物在时间流逝中发生的变化
“手放在胸上是抚摸,希望自己可以爱自己”
——泛泛
对很多人来说,三十岁是道坎,也是人生的分水岭。许多人活了三十年,却依然觉得自己像油锅里煎炸的油条,每天都活得拧巴,不得不在社会里沉沉浮浮,不得不为生存和爱情焦虑。幸运的是,折腾了三十年,泛泛总算觉得在「认识自己」的这条道路上小有成就。
或许是和自己经历过08年的汶川地震有关,她从大学期间就开始关注援助和公益。去四川大凉山做卫生援助;参与云南的支教...到现在为止,泛泛已经有接近十年的志愿者经历了。在她的认知中,公益也是一份正经的工作,只是从经济角度并非盈利,衡量标准是创造的社会影响力;受益的也并非他人,还有自己和自己的人生价值。于她而言,公益就像一个窗口,让她看到这个世界巨大的广阔和不一样的另一面。
即便是见过世界广阔的她,也会有小小的“三十岁焦虑”。在她看来,三十岁的焦虑与普通的焦虑不太一样,不是物质上的匮乏或生活上的奔波,更多的焦虑感来自于自我认同。“就好像忽然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让你不得不去思考自己,思考现实或者未来。”
从28岁开始,每年过生日泛泛都计划送自己一份“有意义的”生日礼物 。在步入三十岁那一年,她希望能记住自己的身体现在的样子,更希望能接受自己真实的身体,她想给自己的胸做一次“时间定格”。泛泛的第一反应是想拍一组艺术裸照,但没有找到合适又放心的私房摄影师,被迫放弃了这个计划。碰巧某天听到了“身体记忆”的一个博客节目,突然觉得雕塑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她就把手放在胸上,做了一个石膏雕塑。
在泛泛看来,每个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一个问题——认识自己然后接受自己。认识自己的第一步是认识自己的身体。或许与自己小时候的性格和成长环境有关,自己并不是自信的小孩子,甚至有的时候很自卑,会对自己的身体有羞耻感。长大后才意识到不应该这样。所以即便自己做的雕塑部位比较敏感,但她依然不会介意和别人提起,也格外愿意和女孩子讲这件事情。她希望每个女生都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然后才能认识自我,认识人生。
正如泛泛预料的那样,人的身体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尤其当泛泛开始接触跳舞和健身,她非常庆幸自己当初做了雕塑。2017年泛泛接触了跳舞,先学Blues然后又接触了钢管,学习跳舞让她比以前更瘦,身体线条也随之发生变化;之后又开始健身、爬山,学会对身体的控制和力量的把握,过上极度自律的生活。所以雕塑记录下来的是三十岁真实的她,能在自己身上看见时间的变化和岁月的痕迹,这份直观可见的真实会令人更加珍惜当初的美好。
到现在泛泛也不敢说自己对于身体会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在她看来,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永远不会有结果。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向外延展的和谐。所谓成熟,就是无畏终点会是怎样,像骑自行车一样,只有不停的向前走,才能保证安全和平衡。每个人生活都是个bubble,她希望自己能再努力一些,让自己的bubble再大一点。
在追寻自我的道路上,或许会有很多的迷茫、困惑甚至挣扎。但是也许正是这些不那么顺利的部分吸引和鼓励我们继续前行,正如泛泛所说,认识自己是一个没有结果的过程,并且一直如此。在「认识自己」的这条路上,我们永远不会孤独。
如果你有关于身体的故事,
欢迎分享给我们
期待与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