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成为“文化心魄”。
《孔子的智慧》作者是林语堂,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学者。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一代国学大师,代表作《吾国与吾民》。
儒家学说少有一种思想能够主导一个国家的发展。
一、孔子坎坷的一生。
1、祖辈:孔子祖上是鲁国贵族。父亲在曲埠做地方官。父母早亡未受贵族待遇。
2、好学,求教早彻底问个明白。求学需做到学识渊博,追求极致的学习态度。
3、成年,底层做起做事卖力。官场管理国家渐显强大,对国君失望毅然离开官场。奔波半生未能实现政治抱负。
4、注重历史研究,亲自修订五经,教导门下弟子,延续儒家思想。
5、生活品格,乐观豁达,与弟子相处经常开玩笑,思想家、教育家,真性素人。
二、仁和礼的思想内涵。
1、仁/人,仁就是做人的标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战胜自己私欲,行为恢复到理。追求,生活态度,自觉自愿地做。修身,顺乎本性的善而固执力行。
2、礼,礼崩乐坏的时代,重拾传统,推崇重视礼。体现:社会整体规则的要求,不仅限于日常生活礼乐。恢复和谐人际关系。
3、政治,做事各司其职,按各社会地位遵守礼仪。
三、对后世的影响。
1、教育理念,门槛低,有人愿意求教,孔子就愿意解答。倡导因材施教,引导而非强迫,启发不是告知结论。唤醒对教育的重视才能保国兴盛。
2、四书五经,五经,五代的历史,向学生传授的学问。四书,弟子们的共同著作,记录孔子的言行与思想。
3、圣人尊称,孔子去世后,儒家思想分成八个派别,历代统治者拿起思想进行加工为其服务。文人因科举制度必须学习尊崇。
4、林语堂观点:让人重新认识儒家思想与精髓。千年不朽如今仍是我们该遵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