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田花花读书会002期】共读《心理营养》的第20天
今天共读的主题:关于一些疑难表现
在孩子疑难行为的处理上有一个通用的原则:如果孩子的做法,只是在成人眼里有点奇怪,但并没有因此产生情绪问题,或者产生伤害别人、伤害自己的结果,就不用理会。
其实,我们应该对孩子有这样一个基本信任:你做事情,一定有自己的道理。没有这个信任,父母很容易有一个成人的评判标准,觉得孩子应该怎样!
继续为大家分享几个儿童疑难表现的案例——
Q1:我知道自私是孩子的本能,可我的女儿也太自私了,从来不让别人来自己家,也不让别人碰自己的东西,否则就大哭,情绪激动。她这是怎么了?
关键词:1岁半到三四岁的孩子都在努力找到存在感、自我感、拥有感。安全感特别足的孩子,一旦拥有一点点东西他们就很乐意与人分享……反之,则没有办法分享……可以明确告诉你的女儿“这些东西是你的”,并用实际行动让她感受到自己真的拥有这些东西,并且自己决定要不要给出去……但她如果真的不愿意,就不要强迫她。慢慢的,等她有了足够的拥有感后,自然会愿意分享。
Q2:我的女儿1岁9个月,最近开始,她犯错误都犯得很有“个性”。如果她不小心摔倒,别人抱她起来她会不高兴,非要说“是我故意摔倒的”,然后坐在地上说,“我还要摔”。她这样正常吗?
关键词:这完全是自主性的表现。这么大的孩子非常在意自主性,所以即使她跌倒,她也比较喜欢自己起来。她不喜欢别人对她说一些比较负面的词,比如“跌倒”。遇到问题时,她会死撑,不服输,不喜欢失败,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挫折。这样很正常,没关系,接受就好,不用特别理会。
上面分享的两个案例,家长们是否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
那你们当时是怎么做的呢?
看了今天的案例分享后,是否有新的不一样的理解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