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雅丽
“只不过,”她叹了口气,“世界一天
不如一天,那些东西也不见了。”百年孤
独,循环反复。近期怀着敬畏的心情阅
读这本书,令我惊讶的是这本书的魔
力——我能从中找到共鸣。很多人都不
懂,我亦如此,不懂那些离奇古怪却又
似乎合理的故事情节,不懂那个孤独的
家族究竟为什么孤独,说不透,却能够
轻易让我感到悲伤。
马孔多本不存在。那个年代的人们
在摸索中找到了这片土地,扎了根。布
恩迪亚因为普鲁邓希奥的狂言而将他
用长矛刺死,死魂灵在他的身边游荡,
于是他们搬走逃离,因为那个长着猪尾
巴的孩子,他们来到了马孔多。而他们
并没有重新过上平静的生活,事实上也
不可能过上。吉普赛人为这个村庄带来
了各式各样的新奇发明,人们眼中的世
界开始变样,一块放大镜折射出人类的
欲望,布恩迪亚开始狂热地爱上这些发
明,所谓的科学让布恩迪亚放弃了他的
生活,以及一切称之为情感的东西。他
在无限的自我封闭中坚信着科学带来
的好处,他开始开辟一条将马孔多与新
兴发明相联的捷径,这是一场可怕的冒
险,当这一切以失败告终时也已经晚
了,人的精神花园一旦被入侵,便不复从
前了。他将最宝贵的时间留给了孩子们,
教他们描绘出与马孔多截然不同的世
界。而镇上的人们呢?见惯了各种各样
改善生活的机器,可真是为了村庄的改
变忙昏了头。于是失眠症开始袭击整个
村庄,起初人们为这感到惊喜,马孔多有
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然而夜以继日的
工作之后便是无尽的空虚,紧接着便是
可怕的遗忘。当村庄恢复记忆时,那无
尽的欲望重燃,布恩迪亚泪流满面,孤独
这一词将永远伴随着这个家族。
世界在改变,永不停歇。对于布恩
迪亚家族来说,有可能失眠症袭击村庄
的那段时间是离孤独最远的时候,什么
也不记得,只有遗忘。整个故事的节奏
很快,被牵着鼻子在百年孤独的世界里
走了一圈,这让我深深地感到,如今我们
身处的这个世界与书中的马孔多愈发相
似重合了。
我不禁想起孩提时代的纯真,炊烟
袅袅的清晨,一碗白米粥唤醒我的一天。
一部老电视机,来回几个台,在乡下外婆
家的那些寒暑假,我将《还珠格格》看了
一遍又一遍,熟到台词脱口而出。会和
小伙伴们去偷摘荷花,然后将花瓣捣
碎,就成了过家家时抛向新娘的花料,我
们可以玩上一整天,乐此不疲。我们乘
上 20 世纪的末班车,这辆车开得太快,
让我既没有看清过去,也没有准备好接
受未来。21 世纪的人们是忙碌的,每个
人躲在各自的空间,小心翼翼地艰难前
行。孩提时代的小红花和贴满整面墙的
奖状,被粉刷的墙料覆盖,白得刺眼。大
多数的人们不再担心温饱问题,却因为
不规律的饮食起居而不停地在医院和保
健品间穿梭。而最可怕的是,物质上的
满足后,精神的空虚便会犹如洪水决堤,
孤独也趁虚而入。
百年孤独中写道雷奥里亚诺第二近
乎荒诞的一生。他起初是被情欲所俘虏,
与情妇放荡的生活像催生剂,让院子里
的母牛、兔子迅速繁衍,一夜之间,他便
拥有了土地和畜群,这似乎是作者对他
的一种讽刺。接下来的时光他纵情挥霍,
布恩迪亚家里挤满了陌生的来宾,世界
各地的酒肉豪客。雷奥雷里亚诺第二变
得肥硕臃肿,他奇佳的胃口令他在一次
饕餮比赛中吃掉一头牛,喝下一箱半香
槟,最后又吃下两头猪。“这个家里的人
都是疯子。”作者笔下的家族里的人似
乎很极端,一种是自我封闭,一种是放荡
享乐,而两者皆拥有那与生俱来的孤独
感。
仔细想想,自己的身边有不少人享
受着生活带来的迷茫,这让他们一边挣
扎着追求上进的生活,一边又心甘情愿
的堕落。更有一种人,完全成为了生活的
傀儡,为利益所屈服,再无半点童真。许
多年轻人在面对严酷的社会竞争时选择
了逃避,手机网络的虚拟世界成为了他
们精神的发泄地,那里没有利益之争,那
里可以撕毁虚伪的生活皮囊,人们可以
毫无形象,畅所欲言。草长莺飞的二月天
无人欣赏,对家人朋友苛刻无比,却可以
在下一秒对着利益者笑脸相迎。仿佛一
个光怪陆离的圈子,圈外的人想进去,圈
内的人想逃离,孩子渴望长大后远走高
飞,这批 20 世纪末班的乘客,却在小心
摸索着圈子外的机关,惴惴不安。
过分的压抑和发泄最终相约迎来悲
剧。百年家族如一阵风刮过,消失在一瞬
间,没有一丝痕迹。然而真的没有痕迹
吗?那些改变人类生活的机器确实不见
了,但那无尽的孤独感,却时刻提醒着我
们:
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