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有一首《一代人》大家都知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文革时期的一代人继承上一辈黑色的困惑寻找光明的出口,那一代人在我的眼里遥远而又陌生,社会变革,思想浮沉,就像是被钉上十字架的耶稣虽死犹生,没有信仰成了那一代人的信仰。
最近看台湾金曲奖颁奖礼,最佳乐团颁给了“草东没有派对”乐队,实在不熟便听了几首歌《大风吹》《丑》,又一代人的音乐开始了,迷惘,失败,低沉的时代性格也是我们无法所理解的,西方有一位音乐家说过“摇滚往往总能代表一代人的困惑和不耻”,现在纵情于青春的这一代已然开始了他们的呐喊和彷徨。
回头想想我们这一代的人,所谓的80后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不管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我们似乎都是过着一种半圈禁的生活,从文革一代走过来的父母,或者为谋生而四处奔波,或者偏安一隅享受来之不易的安稳,更多的时间好像都在告诉你生活这个广阔而深奥的主题,社会教育体系还没有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我们所接受的就只是父母所带来的这个世界的消息,知识分子越来越多,文革时期的激情盎然也消磨殆尽,我们就像是上一代人“中年危机”时的产物,所以我时常看着我身边年龄相仿的朋友,大多数都有一种被压抑的沉稳,或者是一种近似于滑稽的天真。
上学时代的印象还是那么鲜艳深刻,稍纵即逝的青春就已经把我们推向了成熟,与“草东没有派对”这一代的洒脱随性不同,我们性格里还是摆不脱从父辈那里继承的“稳妥”的中庸情绪,我前年去旅顺,看到出海的船想着去出海,想着钓鱼的乐趣也想着去体验,可是最后只是在亲戚家住了几日,这倒的确像是我们这一代的个性,思想超前于行动,行动滞后于情感,当然你也会说“只是你这样而已!别人可不一样!”这话我赞同,可是面对于现在的更年轻的人,他们所行动的,所秉持的,你又能完成多少呢?
所以像周杰伦,王力宏,朴树,等等这个时代的音乐代表似乎都在呼喊一个主题:“起来吧!追求你的梦想!”不管是爱情还是事业,为自己而努力才是最应该去奋斗的理想,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过这样一段话:“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
这话倒像是专门对我们这一代人说的,换做现在的年轻人就可以这样翻译:什么勤奋!什么好东西!谁有工夫去追求,不如听听歌,看看电影,吃吃东西!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这倒是令人羡慕的浑噩,不过在他们心中的所展现的荒芜恐怕也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
有些80初期的人已经人到中年,事业有成的还好些,庸庸碌碌的早已棱角尽磨,整天看着《致青春》这样电影回忆过往,85后的也临近而立,生活,婚姻都在步步逼近,然而就算都已趋于稳定那心里的一丝不安与躁动还整天折磨着自己,我们这代人是矛盾的,理想和信仰禁锢在制度的围栏里出不去放不开,如果让我为我们这一代写首诗的话我会这样写“生活给了我一把锉刀,我用它磨平了棱角,生活笑我,谁让你磨它?我只是让你锉平心中的那份寂寥!难道!难道!我早已钻进了生活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