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练习,没有行动,知识永远无法转化成能力。
所以,学完结构思考力之后,我们是不是该练点啥?练啥最有效?
答案是——打卡!
每日一结构打卡
每天进行一次每日一结构打卡,是很好的练习结构化思维的方式。
因为它能帮助我们养成“重要的事情说3点”的习惯。每天训练自己用“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3句话引导出一个清晰地结论,可以训练我们的逻辑思考能力以及提高思考速度。
上图是打卡方式。
作为初学者,我们的打卡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优化我们的打卡呢?我总结了3点,那就是:1、2、go!
1. 1个观点:每日一结构打卡要求有且仅有1个观点。
有:总观点G和3个分论点必须是一个肯定句,是完整的观点,而非词语、短语,也非单纯的笔记摘抄,亦非事实的陈述。
1个:G必须只表达一个清晰的观点。不要尝试把几个不同的观点揉到一个句子中。
举几个栗子:
1.有效阅读的3种方式。
2.叉叉叉3种方式助你有效阅读。
3.如何有效阅读?
请问这3条,哪几条是观点?
2. 2次优化:总观点G必须是对123论点的再次归纳总结,而非简单概括、拼接。
举个栗子:
我曾经写过一个打卡:
G:Quantified self是一种研究自我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出与自身相关的规律,目前已有许多工具。
1、2、3分别写了why what how。
老师的评价是:总观点包含了多余一个意思,为什么呢?因为总观点没有做提炼,仅仅是把3个分论点接在了一起。
这个评价一针见血,我真的没有认真思考过总观点该如何写。
所以,写总观点的时候我们要记得转动一下脑子,想想怎样才能简洁清晰的表达清楚我们想表达的意思。
3. go!(沟通):观点是要传达给他人的,需要清晰易懂。
笔下的观点,不是我们个人的思考过程,而是我们想传达的意思。
所以,写观点时记得常常都问问自己:我究竟想告诉别人什么?我的表达是否足够清晰?
总结一下:做到1个观点、2次优化、以沟通为目的就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每日一结构打卡,更好的训练我们的结构思考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