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在这次发生在1942年6月4日的战役中,美军以少胜多。以损失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的代价击沉日本飞龙号、苍龙号、赤城号、加贺号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舰。
除此之外,美国损失150架飞机、哈曼号驱逐舰、360余名士兵。而日本则损失了322架飞机、17艘其他类型的军舰,超过3500名士兵,这都是富有经验的士兵。
双方参战主力
美国太平洋舰队:指挥官切斯特.尼米兹
日本联合舰队:指挥官山本五十六
日本第一航空舰队:指挥官南云忠一(实际战役指挥官)
美军能以少胜多的主要原因
- 情报工作优势。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战役前就了解了日本海军的作战计划。日军误判美军只有两艘航空参战,没有等待翔鹤号、瑞鹤号就发动了中途岛战役。导致美日双方实际参战航空母舰数量为3:4,降低了日军的优势。战争期间,美国海军侦察机的海上侦查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舰艇行动方位、航母数量等情报知道非常清楚,而日军不清楚美军的具体情况。
- 工业技术优势。珊瑚海海战中美军受损航空母舰"约克城号”三天三夜完成了修复,参加了战役。而日军珊瑚海海战中受损的航空母舰翔鹤号未能及时修复。美海军已经装备了雷达,可以更远的发现敌机,日本只能靠目测。
- 战术思想优势。美军经过珍珠港战役后,早已把航母作为舰队的决定性力量,以航空母舰为中心建立特混舰队。日军仍然把战列舰作为舰队核心。导致舰队配置失当,实际战役中对航空母舰的保护不够。
- 日军指挥官实际指挥失当。两军遭遇时,指挥官山本五十六不在现场。南云忠一在发现美航空母舰后,拒绝下属了第一时间攻击美航空母舰编队的正确建议。在给舰载机更换炸弹和鱼雷的决策过程中,错过了战机。舰上混乱堆放的鱼雷、炸弹,为后来美军攻击留下了致命性隐患。
- 偶然性运气因素。美军俯冲轰炸机展开攻击时,日本航空母舰正在给飞机加油,还没有升空。如果再晚一段时间,日战斗机升空形成保护,美军会有很大损失。另一方面,如果不是正在加油,加大被轰炸时的破坏性,美对日航空母舰的这波攻击不会直接击沉三艘航母,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此之前,1941年12月8日的日本偷袭珍珠港,大约2400名美军士兵阵亡,1200余名美军士兵受伤,8艘美国战列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毁。随后,日军攻陷了整个东南亚,香港、菲律宾、中南半岛、新加坡、印尼诸岛,盟军在初期的作战完全落于被动。太平洋上日本海军实力占据了明显优势。
经过中途岛海战,美国海军重新取得了在太平洋战场海上、空中的优势,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