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册子的诞生,的确来之不易。我们理应倍当珍惜!
为何的确来之不易?依我看,原因有三:
其一,在同学会、战友会、同事会……时兴并迅猛发展的今天,一般的时间是10年一聚,亦或有20年一聚的,在我的记忆中,也有30年相聚的。而我们,锁定的时间是40年!特殊的时长,不仅来之不易,而且的确来之不易。
其二,在高科技微信走进我们生活的今天,也拉近了我们的同学距离。很幸运,几十年来,彼此音信杳无的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微信之家。细心的同学跟它冠名为"七八同学群",富有时代意义。有了自己的家,情感自然贴近了。于是,有同学主张:我们搞个同学会。提议激发了情感,有人立马举手赞成。也许是因为分别了40年,我们这些打上毛泽东时代烙印的人,闭塞的思想仍然占据着我们的心灵。尽管有人巴不得早日相见,遗憾的,最终我们还是接受了"同学会搁浅"的残酷现实。可喜的是,我们在"弹指一挥四十秋,同窗欢聚语不休。当年韶华春拂面,今日微霜秋染头。岁月无情天亦老,人生苦短莫添愁。沉浮淡看轻荣辱,固守纯真心自悠"的梦境中,同学相见的激情又燃烧了起来。2019,40年相见的曙光出现了。这个过程显示,不仅来之不易,而且的确来之不易。
其三,尽管我们相互之间很少谋面,有的甚至40年未见,但,自从有了自己的微信之家以后,在群里,听得见同学们的声音;摸得着同学们的心跳;瞧得见同学们的形象……聊着,聊着,热心的同学出现了一批。他们,在主张:在有限的人生中,我们聚一聚吧!呼声一唤起,热情者有之,激动者有之,沉默者有之……细细一数,数据僵持在少数!热心的组织者,心也不热了,于是乎,自动离"岗"!一段时日过后,又来了几个热心的同学,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美好心态,循循善诱的启发,认认真真的做事,终于,感动了家庭中每一位成员,我们成功了!从组织者的更换来看,不仅来之不易,而且的确来之不易。
人生40年,对你,对我,对他,都不是一个瞧不起的数字。现如今,我们大多数同学,头上黑发变白发,膝下儿孙跳满堂。想过去,40年前,我们聚在同窗,学知识,学文化,学做人,刻苦攻读,天真无邪……
我们依稀记得,程先鉴先生,长着结实的身材,载满智慧的细胞,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一次又一次……满怀豪情,向我们无私嫁接着人才的幼苗。我们,在每一位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在港路大港桥的向阳山坡上,沐浴阳光,茁壮成长。
我们依稀记得,在共和国改革开放即将起步的前夕,在中华大地洋溢着教育春天气息的时候,因为教育质量,我们有缘相聚在港路中学的七八年重点班。由于我们教室距离学校的食堂太近,那诱人的饭菜香味,那饿得咕噜噜的肠胃响声,一次次,一餐餐,香得我们流口水,饿得我们常拔腿,饥饿与成绩相伴,理想与温饱相随……那个年代的饭菜真香啊!
我们依稀记得,坐在我们自己用手亲自盖起来的教室里读书,与历史上任何求学者相比,我们的情感更加激越:什么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什么凿壁借光的苦学拼劲……对充满人生美好理想的我们而言,真是入脑入心,入情入境。教室里,三五成群的在讨论,有时,为了一个疑难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宿舍中,上下铺位在对话:记英语单词有诀窍。不少的同学说,标上中文汉字,就不怕不会读。例如,English. (英格里希)。这种经验,常常弄得我们笑弯了腰,掀起了读书比赛的热潮。
今天,我们这代人赶上了新时代,思想新了,生活新了,也留下了一幅幅新的图片,定格了一个个温馨的镜头,编辑并装订在这本小册子里。对着同学笑,对着自己讲:我们有缘在毛泽东时代拼成长;我们有缘在邓小平时代拼富裕;我们有缘在习近平时代拼强盛!几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同学们,为了你我他,我们做得很棒!我们值得骄傲!
2019同学会,给我们聚来了人生美好的印记:
一本小册子册子虽小珍藏同学情谊却厚重
数个好家庭家庭既好蕴含人生幸福又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