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我们抱住年幼的孩子不让他跑到公路上。在这种危急情况,没时间交流,我们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孩子。
002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是出于防卫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羞辱或谴责
003
孩子没按我们的期待而行为,我们大动肝火骂他:“你怎么这么笨!”,这是否定孩子,是语言攻击的惩罚,
004
“妈妈,我不想做家务!”“你怎么这么自私!”指责他人,也是常见的惩罚方式。
005
“你如果不听话,就不能看电视。”“你不收拾好玩具,今天就不给你零花钱。”不给孩子某种好处,也是家长惯用的威胁手段,这也是常见的惩罚方式。
006
孩子没有照家长的话去做,有的父母甚至动手打孩子的屁股,这是体罚,这惩罚方式非常不好。
007
“把这个错别字抄上五十遍,看你还会不会错?”伴随着痛苦,孩子可能不会写错这个字,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却不清楚。惩罚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
008
“你为什么要撒谎?”孩子吞吞吐吐说不出话来。其实孩子有时撒谎是为了回避坏事带来的惩罚。
009
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惩罚来使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那么,我们很可能适得其反。
010
我们惩罚他人,以为痛苦能让他们:(1)意识到自己的过错;(2)感到懊悔;(3)改变行为。事实却是如果我们实施惩罚, 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彼此的关系将会疏远,甚至是鼓励他人用暴力来解决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