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一早被叫醒就不高兴,说是没睡够,不想起床。
手忙脚乱的周一,他已经睡过头了,再不起床就只能饿着肚子去学校。我按捺着火儿,问:“那你打算怎么办?”
他没吭声,但也没挪窝。
我强忍着要喷薄而出的火气,没继续说话/批评/唠叨,转身吃饭去了。
过了一会儿,总算穿衣服下床了,可穿校服不打算穿外套,只穿衬衣就出来了,明明刚打了喷嚏,他说不冷,我过去把大门大大打开,让他试试18度的湿冷早晨到底要不要穿外套。
这一系列操作,都是母子之间的情绪较量,与其他人都无关,仿佛屋子里只有母子俩。
是的,他最容易把所有情绪在我面前暴露,特别是那些脆弱与发泄。突然想起早年间听母亲说起过的那句话,“小孩儿见他娘,有事没事哭一场”。
的确,这小朋友从小都是磨我的:我一回到家,他就要让我这样那样,或者刚亲昵完就冲我撒气发火,弄得本来忙一天挺累的我更烦,家里人会说“你不在家的时候他乖得很”,好像是我这个当妈的惹了他,让他突然变成难搞定的小孩了。
其实细想来,小朋友是在妈妈这里最有安全感、信赖感,才会在妈妈面前流露那些乖张情绪,在妈妈面前才可以任性撒娇,在其他人面前是收着的。
因为,妈妈能用最大的耐心包容他,为他的情绪兜底,其他人不能。
小孩子从小就会察言观色的,知道对他来说,谁最安全,最可以反复磨,对他最有耐心,也知道谁最值得信赖,谁怎么都舍不得不管他。
想到这些,慢慢消化自己那些情绪,由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