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刚从香港结束一个为期三天的"亚洲青年"聚会盛事,参加的原因除了因为几个朋友陆续有参加过这个节目统筹或者其他角色,听他们口中描述过数次,我也想亲自体会一下。再说,身处广州的我应该是地缘位置与香港最近距离的一次,想说就是这次了,以后再专程来也不现实,便早早托朋友关系买好了早鸟票。具体的现况就不赘述,但整体引发我自我省思的部分,在于:
(一)两岸三地青年:中国大陆青年、香港青年、台湾青年所面临的社会现况,我们是否可以处于共同频道无障碍交谈?
(二)两岸三地的机会和命运是否是高度关联的?台湾香港青年在职场容量机会趋于薄弱,以换取更多机会更大市场来到大陆的台湾香港青年,是否真正意义上的融入了?
(三)我怎么看待这几年的"大陆经验"以这种经验是否在我个人的生命历程之外可以赋予更多更高的意义?
午后,天实在热,这几个星期全大陆各城市都热得像火炉似的。本约好两点钟要去附近一处赴约,热的人有些晕眩,便说"晚点等太阳下山再见面"。在家里用微信和朋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又说到香港和台湾和大陆的这个议题,这位微信上的朋友其实我们平常并不常联系,今天是因为他发了一篇关于日本美学审美的一个广告片而开始了我们的对话。我们在讨论:【面对这个现实而残酷的世道,到底是完全一股脑的相信"明天会更好"的正能量活得比较轻松呢?还是理解很多社会运作规则之后,反正也别无他法,只能认清现实后继续正能量?2017年到底青年人还有多少选择?2017年到底我们应该会为何种价值观而活?2017年到底我们每天日复一日还要汲汲营营的做些什么才能满足自己内心欲求与外在期待?】这个朋友是个上海人,上海男人,约莫还比我小几岁,思考却已经感觉比我深沉许多。
回到第一段的那三个问题。同频道首先应该同语言,对香港人来说,说英语有时候比说普通话更流利。对台湾人来说,说中文更为多。对广东人和香港人来说,说粤语是理所当然开口便是。对其他各省的大陆人来说,说普通话就是天经地义。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看看对方是谁,如果你用中文首先开口,假若对方没反应,你得赶紧补一句英文。这就是我这次同频的一个手段。当然,这三天我和会场其他年轻人的交流并不多,我也有我的失误与过错,人都已经到现场了,却心思一直进不去。熟识的朋友在会场见到了,我们也里所当然的又再一起说话,又减少了和别人互动的机会。还有就是体力关系,因体力不支而无法进行冗长的自我介绍互相认识环节。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三天内不只出现了一次。
回答第二关于"融入"的问题,怎么样才算没有隔阂?怎么样才算不分你我?人在各个层级的关系里面互相交流互相索取互相依存,也许并不是要全然的放弃自己而加入别人,而是知道了彼此是这样的不同却能彼此理解。这点,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一个台湾人在大陆工作生活其间也有了好几个大陆的好朋友,和他们的友谊感情也不比我和其他的台湾朋友差。很多时候,也许相处的更多相处得更深入,因为我们来自于很不一样的成长经历。
回答最后一题,第三题,也是我想要出书的用意。在我这么多文字逐日累积逐条删改,每每强迫自己必须要试图回答的问题。一个人的一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只有自己能理解能承担,我怎么让我这样的一路选择,让别人看见?看见之后又能产生出什么价值?关于青年人在离开学校之后很长或者很短的某一段时间的自我抉择,青年到底要走往什么方向?吸收的观点与视野将会决定未来格局。一个台湾人在大陆的意义;一个香港人在大陆的意义;一个大陆人在台湾的意义;一个香港人在台湾的意义。也许每次的角色置换都会带来一段故事。故事发生了故事传开了,或许故事终究是故事,人生也还是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