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在上海工作三年有余。看到了许多,经历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
自我懂事起,脑海中就被灌输一种观念:大城市机遇多,更容易成功。在我为找工作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之前埋藏在内心的观念浮现出来,人都是有抱负的,尤其是对我这种“初生牛犊”的大学生来说。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到大城市闯一闯。
最终敲定的是上海一家化工公司,毕业后直接去上班。上海这种大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繁华,林立的高楼大厦,来来往往穿着鲜艳时尚的男女,随处可见的豪车……这些都深深刺激着我的敏感神经,自卑感油然而生,不过没有持续多久,随后而来的是努力奋斗的信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时光荏苒,一晃三年。三年的积淀,让我懂得一些为人处事的原则,有了几分玲珑心思,不像以前,有话就说,言语不加斟酌,也不考虑后果和别人的感受,说白了就是情商低。情商低就很容易得罪人,我就因此犯过错,悟得很深,这也是步入社会上的第一课。之后就本着“少说话多做事”的原则努力工作,顺利融入集体。
和同事相处久了,我发现他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房子和车子,刚来时很喜欢听他们谈论车房,每每听到,内心斗志就会被点燃,不断憧憬着向往的美好,相信自己只要工作认真努力就能拼出一套房子,我不知道这有多难,甚至还对那些低于一百平的小房子不屑于顾,但内心的优越感已经让我觉得未来我会比他们更加优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只是想着自己可以比老员工做得更好,但并没有做出什么实际行动来,一味的头脑发热,自己骗自己。
现在每次听到有人聊起房子车子这类话题,内心就会感到一阵悸动,害怕、恐慌、自卑......各种负面情绪接踵而来,笑容渐渐少了,人也变得麻痹,不开心就去打游戏,越打越消沉,长此以往,整个人憔悴了许多,疾病也开始找上门来,我真真正正地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恐慌,那真是种一脚步入地狱的感觉,如果继续维持这种状态的话,活着很痛苦。
我还年轻,那么早就对人生看不到希望,不应该呀,回到家里,看着发小一个个成家,心中忐忑,尽管知道他们收入没我高,但他们压力很小,活得很轻松,但是我呢,比他们多挣了一点钱,又有什么用呢?回到家,别人都夸我努力考上大学到上海工作比其他娃出息,我是收入比他们高,但实际上我比他们的幸福指数低很多。
那么我到上海工作的意义何在?
我双手抱头不断挣扎地努力思考,为了开阔视野?为了更多的机会?为了工资待遇?......不是,这些统统都不是。
“那到底是什么呢?”我在心中呐喊,最后,我想到的答案是压力。
我向来是一个爱玩不喜欢受约束的人,这跟我的出身有关系,我来自农村,农村都采取一种放养式教育,成不成才全靠你开不开窍,老师不督促家长不上心,一切顺其自然,我上学命运改变的重要转折点是读初中的时候,初中读的是私立,在农村,父母能让孩子上私立学校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私立是要收费的,而且不便宜,在当时,我父母那辈人是很不愿意在子女的教育上做投资。我很幸运,父亲对我的教育很重视,花钱让我读了私立中学。我原本是一头脱缰的野马,到了教管很严的私立学校,我的性子一下子收敛起来,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最后考上重点高中,然后顺利考上大学。
以前的压力主要来自考试,但机会很多,时间很多,这次考不好还有下次,下次考不好,还有下下次。
现在的压力完全来自金钱,没有自由,没有时间,不工作没钱赚,努力工作却只有微薄的工资,时间在流逝,年龄越大危机越多,没有足够的钱就没有应对危机的能力,这是到上海工作三年,我认得最清的现实。
在如今和平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的生活处在一种既定的模式中,在这种模式下,未来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预料到的,工作学习,谈婚论嫁,生老病死,这些困难是无法避免的,只是时候未到而已,光是这些困难就已经让人头大,更何况还有一些意料之外的麻烦。
前一阵子,我偶然看到一个大学室友发的朋友圈,说他妈妈出了车祸,事情没发生在我身上,我都惊出一身冷汗,这就是意外的危机,这种危机直接把我们当前原本就捉襟见肘的生活变得雪上加霜。
所以趁危机还没来敲门之前早早地努力做准备是一件尤为重要的事情。但人的本性是懈怠的,安逸中图享乐,逆境中被迫求生存,这是一种很被动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只会让我们默默去忍受命运的无情鞭挞,在毫无办法的时候努力挣扎一下,然后遍体鳞伤的继续活下去。
活着是为了体验美好,享受生活中的乐趣,不是为了把自己变得狼狈不堪然后埋怨整个世界。
诚然,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人含着金钥匙出生,一辈子锦衣玉食,有人出身自底层,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话来说:“没办法,这就是生活。”从古至今这都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在这方面发牢骚是一件很不值得的事情。换个角度来看的话,这个世界又是公平的,没人能在一生下来就会走路,也没人能够在不接受教育的情况下背诵“九九乘法”口诀,在我看来,所谓的公平就是每个人认真学习某项技能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差不多的,那些优秀的人之所以比别人突出,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的付出比别人多得多,天才也是一样,正如爱迪生所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道理都懂,现实就摆在眼前,有些人也迈出第一步尝试去改变,结果中途放弃,人人都知道,实现目标要遭受很多困难波折,但每个人忍受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一旦超出了极限就会放弃,然后开始怀疑人生,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是先天决定的,与努力没有关系,最后自暴自弃。
我以前也怀疑过,但随着年龄增长以及经过一些事情之后,我恍然明白,我们的想法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未免显得太天真了,你以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现实会让你明白,在成功之前,吃再多的苦都不算吃苦。
努力未必成功,但不努力肯定失败。现在驱使我在工作之余努力并且坚持去学习其他技能的动力就是压力,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但步步紧逼的危机让我没得选择,我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烈的人,目前,静下心来学习才能让我感到踏实,否则就会焦躁不安;我不是一个自律的人,但大城市的压力会像鞭子一样抽打着我向前,这是一种锻炼,也是现阶段对我最有价值的东西。
我不后悔来到上海工作,尽管工作三年,收入和地位没有任何变化,但我知道自己的心态和认知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不会再去逃避困难。有些事情,越早明白就越看得开,遭受挫折的时候就要勇于面对,而不是怨天尤人。
我始终坚信:道路虽然艰难,但有脚印的地方就会出现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