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作业,是让我最担忧的事情,就怕像其他家长说的一样,一个不开心就和越越上演世界大战。为此,我看了许多育儿专家和心理学专家的讲解视频,做了很多功课,就是想在辅导越越作业的时候有更好的方法、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氛围,在不影响我们亲子关系的同时,又能给越越提供更好的引导。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老师没有布置任何作业,这让我感到无比轻松,好像孩子上学和不上学没有太大区别,唯一有变化的就是早上要早起送他,中午要接他吃午饭,还要继续送去上学,下午放学还得去接,我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得满满的,直到晚上越越睡觉后,我才有点相对自由的时间,但这时又得来照顾被冷落一天的二宝。我很累,但也挺充实。
到了第二周,越越终于迎来人生第一次语文作业,用田字格本写“一、二、三、上”。晚饭后,越越就开始做作业,我以为他写不了,因为从幼儿园开始,我们除了偶尔给他读读故事,认识简单的字之外,任何幼小衔接的功课都没有做过,这也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失职,但越越很棒,学习能力很强,第一次写字写得真不错,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总是精益求精,有一点不满意都要重新写过。他还嫌弃我写的字没有他老师写的好看,我的方法也没有老师的好。
每一次他写字时,我除了在旁边鼓励和夸赞,似乎无事可做。他把老师安排的字写完后,又自己学些了姓名和班级,以及刚学过的“天地人”。他在草稿本上画出一个图案,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意思,我看了半天不得其解,他说这是“人”的甲骨文呀,开学第一天在操场上参加开学典礼写“人”字时我就学会了,一脸蒙圈的我赶紧打开抖音来证实,他写的还真是甲骨文的“人”字。对于刚开始学写字的孩子来说,能如此认真和用心已经很不错了!他说:“妈妈,你一鼓励我我就想写得更好,以后我要去学书法,你给我报一个班吧。”
为了防止他把学习当成任务,而不是兴趣和热爱,在老师没有要求打卡的情况下,我从不发他学习的视频到群里。有一天,他发现老师会对群里其他小朋友发的视频进行点评和讲解,作为孩子,他也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和指导,当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完整读下一篇故事时,就极力地要求我要给他录视频发到群里,为了激励和鼓励他,我按照他的要求做了,可当视频发了之后,他就一直等待老师的点评,不停地问我老师有没有给他点评,时不时拿手机看一下,第二天早上一醒来就问我老师点评了没有,当我说没有时,他很失落。其实老师并不是所有的视频都点评,而是错误明显的老师才会予以纠正和引导,可能他读的大概率能过得去,老师就没有多说。但他总是担心老师看不到自己读故事,后来我告诉他,老师是最精明的人,你有一点点进步老师都会发现的,还有因为你读得好,所以老师就没有给你纠正和指导的必要,而且,老师也有自己的生活,家里也有小宝宝需要照顾,不可能24小时为你们服务的,我们学习是为了自己,不需要做给其他人看,你喜欢读、坚持读、会读才是最重要的。他似乎理解了我说的话,从那以后再没要求发学习视频。
第三周,我开始发现他学习上的端倪。他做数学作业把6和9完全写反了,当看到反得不成任何字的6和9 时,我没有指责、没有批评,更没有生气和发怒,而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也跟着我笑,我说儿子,你怎么能错得这么可爱?6和9是这样写的吗?于是,我们笑得更开心,我们没有因为这个事有任何不愉快。后来我有意识地让他练习写数字5到10,他竟然写得又规范又漂亮。
当翻开他的语文和数学书时,我发现了一件更不可思议的事,上过课的书,没有一篇是完好无损的,不是缺了一个角,一个洞,一大块,就是一整篇全部掉下来,我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他说不知道,我猜也能猜到,应该是上课坐不住,感到无聊,就脚不停手不住的乱动,无意间撕了书也不知道。出于孩子的角度也可以理解,刚从自由自在的幼儿园过度到循规蹈矩的小学,多少有些不适应,所以我没有批评和说教他,只是告诉他这样书可能会很痛很伤心。
我不想把这件事上升到很严重的地步,但又觉得不能置之不理,于是就和老师沟通,看看老师是怎样的态度和如何处理,第二天越越回来我问他,“老师有没有看到你的书?说了什么?”他饶有兴趣地模仿了几遍老师的神情和动作说:“妈妈,老师没有说话,看着看着就笑着离开了!”没想到老师和我的理念是一样的,就是不强化这个行为,冷处理。撕书这个行为孩子可能是无意识的,如果家长和老师有意提醒或告诫,反而会强化他的行为,无意间让他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撕书就是不爱读书,或不是一个好学生等等。
后来,我有意的针对他撕书的行为进行了积极引导,我说:“儿子,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教育家,每学一篇文章他记住之后,为了强化自己的记忆,他就把那篇书撕了,这样他就不会对书产生依赖,不敢忘记书中的内容,他就永远记得学过的知识,后来他成了一位有名的教育家。”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故事,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教育家,反正当时就是这么一编,孩子听得津津有味,还马上翻起书来实验,发现被自己撕掉的地方还记不得时,他就说:“糟了,妈妈,这里被我撕了,但我还记不得,下次不能撕了。”当他这样说时,我就知道我的方法和故事起到了积极作用。于是,我又马上在他的书上写下“读书破万卷”这句诗,问他知不知道什么意思,他肯定说不知道,让我别在他书上乱写,这么看来,他还是想保护好自己的书。我跟他解释说“读书破万卷”就是大量读书,反复读书,把书都读破了,所以书是读破的,不是撕破的,而且后面还有一句“下笔如有神”,意思就是通过大量读书反复读书,写文章时就能得心应手、文思泉涌,因而写出好文章。他用一种无比惊讶的眼神看着我。其实“读书破万卷”中的“破”是指突破,而并非我解释的意思,但看见儿子的反应和表情,这种解释用在这里似乎对了。一年级上学年已过半期,我一直以编故事的方式感化儿子,老师也对他进行了沟通和教育,现在他再也不撕书了,书上偶尔有点褶皱和裂痕,但看得出来那是“读”的杰作,而不是“撕”的后果。
他们每天有少量的作业需要回家做,一开始,儿子总习惯放学先和小朋友在小区玩耍,这也是我同意和放纵的,在学校上了一天课,回来让他奔跑、玩闹释放一天的疲劳,这才是孩子的天性。但他总是会玩到晚饭后才开始做作业,写字慢、不认字、无法读懂题目,时刻需要大人在旁边辅导,导致很晚才能完成作业,有时都没有时间再读故事。后来我反思了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对,于是给他规定了玩的时间,时间一到就回家作业,他遵守得很好。但时刻陪着他写作业,他会产生依赖心理,不会的要问,会的要求证,根本不会主动思考、独立完成,这样不利于锻炼他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而且,我更不想为了学习和他上演世界大战。于是我告诉他妈妈也需要学习,我不想打扰你,也不想被你打扰,我们各自在自己的房间学习,说着我就到另一个房间假装看书,他做完作业后,拿过来问我不会的题目,他说:“妈妈,为什么你那么大了还要学习?”“因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呀,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需要学习的东西,你每天都在学习,妈妈也不能落后呀!”从那以后,他不再要求我坐他旁边去辅导作业,几乎都是自己完成后再来询问不会的题目。
后来学习拼音,这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也是我最担忧的一点。幼儿园期间从没教他读过写过,甚至连“拼音”这个词都没提过,如何学好拼音我都替他捏把汗。但儿子遇到了很好的老师,这让我深感欣慰和放心,老师有老师的技巧和方法,儿子真正接触拼音后,读得还可以,也写得很漂亮。我每天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写的字,偶尔有个别写得不好时,我从不挑剔和指责,只是说那个字没有他长得帅,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写字精益求精的习惯。读拼音时,他成了我的小老师,我假装不会或是读错,他总是津津乐道地给我纠正,不厌其烦地教我怎么读,甚至模仿老师的语气和口气给我说j、q、x不和u做朋友之类的话。
关于分数,这点我可能和大多数家长不一样,我不太在意他考了多少分,而在意的是他会了多少,做对了多少,错的原因是什么。当然,他的分数波动很大,有一次,他考了很低分,我看到了,但我没有提也没有批评,第二天上学路上我才问他老师有没有发试卷做?有没有给他们改分?他说:妈妈,改了,好难过哦,我才得XX分。听到这话我就放心了,至少他会为自己的分数难过,对,考得不好是他该担心的事,而不是我该操心的事。我告诉他说没关系,以后学懂了自然就能考更高的分数了,剩下的都是进步。我们家一直是这样,考低了从不批评,考高了也不刻意夸奖,只是说你看,你通过自己的努力、细心和专注取得了更好的成绩,付出一定是有收获的哟!他曾问过我,如果他考了高分我会不会给他钱或是物品作为奖励,我说不会哦,考得好本身就是最大的奖励。有一次他说老师发试卷了,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分数,一发下试卷来就忙着改错,我赶紧抓住这个机会鼓励他说:对了,考试是为了检验我们学了多少知识,哪些会,哪些不会,每次考试下来最重要的就是看看自己做错的地方,为什么做错,然后进行改错和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半期,他们进行了数学半期考试,回家他说妈妈,我感觉我做得很好,起码要考100分。当场我就笑了,但没有取笑的意思,我是觉得他有这种毫无根据的自信很可爱、也很宝贵,我没期待他真的考100分。后来试卷发下来,果然不出我所料,没有100分;但也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他只错了一个题,离100分近在咫尺。他爹自他开学以来,几乎都在加班,从没辅导过孩子作业,也没关注过孩子学习怎么样,能考多少分。那天,他加班回到家,我说猜猜你儿子半期数学考了多少分,他满脸疑问地说:50分 ?我顿时哈哈大笑,我说你怎么和我一样,对儿子的分数一点期待都没有?
我不知道我们对待分数的态度是对还是错,但孩子才一年级,我不想用虚拟的分数去给他制造过多的压力,而是希望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永远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学习没有一蹴而就的,急功近利可能会适得其反。学习是任重道远的事,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却是人生中最特别的体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能没有学习,不管什么年龄、什么位置、什么环境,学习总能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所以我也希望越越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更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