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儿井,是一个奇迹。这绝对是一种智慧。不过首先是环境所逼,据说,吐鲁番终年不雨。天上一滴水也不落,只好从地里找,幸好有天山之雪,可以暗渠引来。这是地下之水,智慧之水。还有天上之水呢,天山天池青青碧水,因为沾染了神话传说,所以得叫做灵异之水。
这一块广袤无垠的土地,因为干旱,水变得格外重要。在老子看来,“水”之象,“几于道”。他老人家还创造了水的系列之象,作为明道的重要手段。
从飞机上放眼看准噶尔盆地,是茫茫戈壁,黄色的,褐色的,红色的,像花岗岩,充满坚硬感。偶尔可以看到有水的迹象,似乎还有绿洲。其实,并不需要很仔细的看,地面上布满了根系状的痕迹,那应该是水冲蚀的结果。天下最柔弱的水,在坚硬的地表镌刻着千年万年的记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道德经78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是道的一大特征。“无以易之”,既是说“水”的这一特征莫可替代,同时又表明“水”是明“道”的最佳之象。
当看到薄薄的绿色有点像草原的模样时,飞机降落了。越接近景区,绿色越浓,沿途牛羊成群,树木成林。随后听到哗哗的水流湍急声。山体,树林,花草,水流,四大元素的不同组合,构成独有情致的景观:月亮湾,卧龙湾,神仙湾,依次溯行。穿过漂流的急流险滩,那是喀纳斯最著盛名的双湖。沿湖步行,踩着木条栈道吱吱作响,迂回在森林的阴冷中。脚底生风,也走不完这满湖景色,哪怕只是一湖。坐下来仰望两岸青山相对出,树木并非密密挨挨布满山坡的那种,而是一缕缕凌乱画在山坡上,据说是南北阴阳有讲究。两山夹一湖,典型的谷底风光。谷,是老子的重要意象之一,处于两山的湾底,越往下越开阔,所谓虚怀若谷者是也。老子倡导处下不争,也用水来说事:“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所处的位置是下,甚至是污秽之地,是大家厌恶的地方,水却不与谁争,一路向下,冲释污秽,滋养万物,最后自成大海。
中巴车开上只容一车的爬坡山道,会车需要在像公交站一样的小平台礼让,司机很疯,弯道上坡快得乘客往一边倒,摇碎满山风光。千级台阶蜿蜒向上,真正的移步换景,随手摁一下快门,就是一张美图。刚才脚下之湖,俯瞰可见半湖,水流顺势而下曲折前行。峰顶的观鱼台头上像两对鹰翼在向你招手,急切地登上楼台,只为那前世的相约,掀开面纱一睹你的芳容,如若不然,今生有悔!怎么形容这湖水的颜色?青?可有粉青这个词儿?反正不是兰,不是绿,不是碧,也不是黛。然而,青,粉青,也不足以描绘这销魂之色!湖,一湾一湾地往里看不到头,双湖究竟是啥模样?虽有地理相隔,终须湖水相通,留个迷吧,就像云影掩映湖光山色的扑朔迷离。眼下是最大的一湖,分明是个渊,据说最深处近两百米。老子多次用渊象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德经4章》)道之精华在于谦冲不已,犹如万涓归流,汇聚成渊,永不满盈,生生不已,永无休止,所以说,渊是生养万物的宗主。“鱼不可脱于渊”,渊,乃生命之源。“心善渊”,心要像渊一样清澈而平静,要像渊一样深沉而博大。博大能包容,包容什么呢?
奇谷之水,神秘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