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不可过于刚直,也不可过于圆滑。太刚直,则寸步难行。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凡事总是一板一眼,和规章制度完全一致,则不可能做成一件事情。因为制度是死的, 人是活的。在这个人情社会,谁都有七情六欲。谁都不可能做到大公无私,只认制度不认人。一旦你太过认真,反而成为不守规矩的异类。你就会受到其他人的一致排挤,反而没有一点发展的余地。
当然,圆滑一定好吗?有人会将圆滑奉为经典。以为追求成为一个圆滑的人,但是太过圆滑也不行,别人会认为你没有原则,没有主见,因此不会尊重你的意见。凡事都讲究一个度,讲求合适的方与圆,才可能更有助于你的成长。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内方外圆,即做人做事,内心方正而厚道,外表有一定的圆滑。这样既不损自己做人的良心和道义,也不会处处碰壁。
同样地,待人接物要宽严得宜,人至察则无徒。过于严厉,会使别人对你敬而远之。他们或许会对你的严厉产生敬畏之心,但更多的认为你不好相处。以前多以严师出高徒标榜好老师,但是现在的社会多追求平易近人的教育方法。以前那种严厉的惩罚措施,现在都被严禁,不得体罚学生。成人的社会也是一样,谁都不喜欢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哪怕这个人的内心是善良的,初衷是对你好的。
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过度宽松。太过嘻嘻哈哈的氛围适合于悠闲取乐的时候。但这种宽松的氛围并不适合孩子的成长,社会的发展。对于一个太过宽松的人,别人不放心把重要的事情交付给你,认为你不负责任。因此必须宽严得宜,闲时逗得大家欢欢乐乐;忙时严于律己,严于要求别人。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不过于刻板无味,同时也能使我们的生活能够井然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