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娃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哭闹的几个场景,总结出常规应对策略如下:
1.乐乐哭闹的时候。
不要:大声说话,吼乐乐,强制性措施
而是要:理解他的情绪、弄清他为什么哭闹。第一步:帮他说出现在情绪状态,教会他表达情绪;比如:乐乐现在不舍得毛毛虫走对不对?第二步:教他说出达到自己目的的表达;比如:乐乐可以说:“妈妈,我还要再玩一会儿”,或者“奶奶,帮忙捡”
2.乐乐在玩玩具,快要吃饭或出门的时候
不要:直接抢走他的玩具,抱他去吃饭或洗手
而是要:提前3-5分钟告知他,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这是最后一次玩拼图了;再提前30秒告诉他,“吃饭的时间到了”,多说几遍“做某某事情的时间到了”,一是教会他表达,二是让他对时间概念有初步的了解。最后给5秒缓冲时间。倒数结束就必须要执行下一步。如果乐乐还不高兴。就补充说:“奶奶知道乐乐还想玩,但是我们吃饭的时间到了,而且也数了5下了,我们要守规矩”。最后用规矩压乐乐。也让乐乐知道规矩是最重要的,规矩不能破坏。
3.乐乐在外面玩得高兴,快要回家的时候
不要:马上就拿走他的玩具,抱他坐到推车里
而是要:提前5-10分钟告诉他,我们再玩一会儿就要回去了。再提前一分钟告诉他,要准备收拾玩具回家了,回家吃饭的时间到了。最后的最后,再倒数5秒,54321,抱他到推车里面回家。
4.乐乐自己独立投入玩耍的时候
不要:去干涉乐乐,嘴巴说乐乐应该怎么弄,甚至动手去帮助乐乐
而是要:观察,不说话不动手。除非乐乐请求我们的帮助,否则坚决不要动嘴动手。娃有时候不喜欢我们碰他的东西,且培养乐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重要。
即使乐乐请求我们的帮助,我们也不要直接帮他弄好,而是鼓励乐乐“再试试”“再试试”。然后言语上启发,告知他怎样做,让他自己动手解决。最后实在不行,再动手教他,然后再让他自己来一遍。
5.乐乐看ipad快要结束的时候
不要:直接把ipad关掉
而是要:提前3分钟告诉他,这一集看完就结束了,我们今天就不能看了。最后给他5秒缓冲时间,让他看5秒,倒数54321,把Ipad关掉,然后拿走,并且让乐乐跟pad说:拜拜,明天再见。有一个仪式感,小孩还是蛮容易接受的。
小孩对于某些东西的执着,只是来源于心理上突然失去的不适应,给他们一些缓冲时间和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其实很容易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