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会大概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有了,它和庙会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冲着人去,一个是冲着神去的。虽然“赶会”慢慢不被年轻人接受,但依然是上辈人沟通联络的舞台。
作为80后的我来说已经不太会赶会,虽然它在农村的舞台上依然还占据着重要的时间列表,但慢慢不被年轻人所追崇。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赶会的多不多,至少在河南省还是像传统一样来看待。我们老家每个村至少一年有一个“会”,附近村甚至有的一年有4个“会”,只是要和亲戚们提前确定一个赶会的日子。
赶庙会的人一般都是冲着传统的庙或是约定的重大节日去的,赶会则重点是亲戚来往的平台,或是对自己有利益往来的朋友相聚的平台。
“赶会”其实就是赶集市,就我个人理解,就是上个时代商人留下来集体买东西的日子。当年物资匮乏时,不可能出门就有超市,有需求就有市场,干脆一个村庄定一个日子好了,商人有的卖,老乡有得买。(纯属个人见解)
还有一点就是,来往了才是亲戚,不来往的,亲戚或是朋友也慢慢会从心里上被看淡。一直都有远亲不如近邻的谚语,说明地理位置很重要,近一点就能拉进心里的距离,远一点就会淡一分。所以老乡们才想通过“赶会”的平台加强走动,拉进心里的距离。
互相走动也是老乡们交际的需要,之前人口多,分家的人大有人在。分家即是自立门户的开始,维系家族关系那“赶会”就是很好的平台。
可是现在赶会已经慢慢沦为中老年人相聚的舞台,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回忆过去,想念曾经的亲人,就越来越想满足心里被爱、被关怀的需要。
刚好借助赶会的时机,见见亲人,说说话,了解一下近况。这样的群体又是在中老年中的比例高一些,而且他们身体允许走动,又有物质条件。
甚至有人愿意通过赶会的场面炫耀自己家庭的影响力。很多交际面广的人可能会之前就车水马龙,“会”当天接待的都是老亲戚。
就我身边的例子来看,90后、00后基本很少参与,也慢慢不知道“赶会”的意义所在,很少一部分会跟着父母去亲戚家玩儿了,本着能去则去,不能去也无妨的心态。
为什么?
首先是物质不再像以前那么匮乏,购物的需求不再有那么的强需求。越来越不用在集市上购买物品,平常的超市、便利店或是网购基本满足个人需求,赶会甚至是抱着看稀奇的思想去的。
其次是交际的需求也能突破地理的限制,地球村的概念正在通过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得到印证。随时随地的电话沟通、视频沟通、语音沟通都在缓解远在他方亲人的思念。
还有就是炫耀的方式越来越多,比如带个粗项链、开个豪车、带个助理都很有范儿,何必找个那么麻烦的事呢!
最后一个是,赶会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个成本不是金钱的成本,而是时间的成本。我们越来越不愿意拿出整块时间去参加一个对自己毫无收益的聚会也好、情感交流也罢。
我想这些改变也是我们消费升级带来的变化。老一辈人围绕他们的生活习惯,已经完成了属于他们的创造创新,从第一次去到最后你来我往的规矩慢慢被固定。
而年轻人越来越以兴趣为群体慢慢交流感情,亲戚关系也不会例外,如果没有共同的兴趣或是利益,就会没有交集,即使到一起也是彼此寒暄,最终流为形式。
我想赶会是时代的产物,会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甚至会退出舞台。如果有机会见一见我们不常见的亲戚,我倒感觉应该好好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在我们看来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却是他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
相信现在到亲戚那里赶会一定不是为了吃饭,更多的是遵守彼此的约定,在特定的时间想起这是为谁准备的,开门等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时间真的在变,老人盼着我们成长,等我们真的长起来的时候,他们却在慢慢走下坡路,不过没关系,老人有老办法,他们有自己处事的方法,而这一点又至关重要。
像这样找个固定的平台,形成群体交流的频率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学习。我们一直在更新的成长方式、学习方式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创新,只不过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展现出来而已。
最后希望有机会“赶会”的朋友,别觉得不重要,这是两个家庭的外交协定,去的人和主家都看的很重。
文:慧眼识鱼
关注个人成长,每天记录一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期待与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一下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