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永远不可能波澜不惊,总会时不时地来点佐料,不是你被人误解,就是你可能也误解了别人,不是在为某个细节耿耿于怀,就是依然纠结于别人的一个眼神而难以释怀。
我们常常劝别人要学会放下,但轮到自己却绕不出假想的怪圈。
比如,我曾被人冤枉说过我从来没有说过的话,气得真想找她去理论,澄清自己。
朋友从各方利弊帮我分析,劝我忍住,有些人的说话方式,不是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改变得了的。
老公也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人要学会承事儿。
后来想想,确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需为别人的情绪买单。
有一次,我和老公一起回老家,一路上,他接到一个客户的电话,抱怨他们公司没有时间观念,答应周四去安装的东西怎么都到周六了还不装?那种重复加巩固的语气真把自己当成了上帝。
老公一脸陪笑,连连解释,不可能这么快,这个广告门头巨大,光制作材料就得耗费不少时间,再加上天气又下雨。
那人根本不听这一套,非说是业务员答应周四去安装的,就认这个死理,老公一边强调业务员应该不会不知道安装制作流程,以及所需时间的长短,同时也在为业务员解围,万一真承诺别人的呢?
那人还是喋喋不休地唠叨了很久,听得坐在旁边的我心烦意躁,心想,也只有老公有耐心进行“非暴力沟通”。
总算挂了电话,他打电话给业务员核实情况,业务员无辜地说,谁答应他周四安装的,他周五才定稿,这才周六,当天确定下来,紧接着就加班制作……
挂了电话,老公点了根烟,没说什么,又和我聊别的话题了。
我问他:“你怎么不打电话把那人臭一顿?怎么会有这么难缠的人?”
他放下了,我却没放下。
“呵呵,这还算难缠,比他难缠的多了去了,做生意,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多了!”老公笑笑说。
“那你们公司被冤枉,心里舒服吗?”我有些忿忿不平。
“那有什么?他说他的,我是这耳朵进,那只耳朵都出掉了……”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并不陌生的经典故事。
“老和尚和小和尚去河边,看到一个女子要过河,老和尚就背起女子过了河。等到老和尚把女子放下后,他们两人继续走。小和尚心里嘀咕,忍不住对老和尚说:师父,你是一个高僧,怎么可以和女子接触呢?老和尚不答,继续往前走。过了一会儿,小和尚又说:师父,出家人第一是戒色,您怎么会背一个女子过河呢?这时候老和尚转过头,对小和尚说:背什么女子?我都已经放下了,为什么你还放不下呢?”
人啊,归根结底,还是不愿意放下。
我有很多次起初“放不下”的经历,最终都变成了误会,被时间冲淡得一干二净,于是只恨自己当初为这点事不值得。
比如上学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我和旁边的同学都考了九十九分,老师居然认为我抄别人的,这让我的自尊极为受挫,像我这样从小不谈做人本份,考试一直本份的人,对考试作弊是恨得咬牙切齿,直到现在监考我的学生,因为当年的阴影面积太大,学生作弊更是难逃我的法眼,呵呵(开个玩笑)。
于是,二十年后,每每想到那个老师的时候,我就想起这件事,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就想到那个老师。
幸好,再也没有见过面。
写完这篇文章,我决定放下,放下过去的一切,对今天和将来的生活又能有多大的影响呢?
在家也是,儿子说我一句“唠叨”,我都要忍不住和他争辩,辩得他甘拜下风,而老公就不这样,常常一个对我们俩,数次被我们讽刺,也不在意。
这点,儿子幸好不遗传我,随时“放下”的能力还是挺让人欣慰的。
比如,在学校会做点小动作,也会被老师批评。
他倒是诚实,回来也不撒谎,用他的话说:“妈妈,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很老实,犯了错,看到你,我就实话实说了,不想去隐瞒什么了……”
不过,偶尔也有被老师误会,罚错了时候,比如钻到抽屉里拿把尺,老师以为玩东西,批评站会儿。
我说:“你为什么不解释呢?”
“唉,老师那么忙,我有什么好解释的,再说,下课我就不想这事了!”
真是忘得快。
仔细想想,世间任何事,无论多繁杂,终究会过去。
终究会放下,不如早放下,去做更值得做的事情。
201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