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好社会的标准是:自由、平等、理性!对“自由、平等、理性”等这些概念的认知和实践,决定了中国青少年的世界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了中国人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中国的真正强大的内在支撑,决定了中国建立一个好社会的成败!
因此,好的教育也应该是贯穿并践行“自由、平等、理性”理念的教育!
人最难做到的,其实就是无论亲疏、贫富、学识、地位、阶层,你都能以一种平视的目光看他,而这种平视的目光的内在支撑是自由意志的选择和理性的力量!这就是“人是目的”的深刻内涵!西方人的思想观念、文化、教育无不体现出“自由”和“理性”的内核,这可能或许就是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以上各方面根本区别之所在
“人生而自由,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就是挣脱亲疏、贫富、学识、地位、阶层等“枷锁”的束缚,了无分别,将人看作是目的,相互尊重彼此的尊严的存在,平等相待,我尊严故我存在,我存在故我尊严!人们常将“自由”和“平等”放在一起说,可能就是这个意思。而“理性”是将这种“自由”的概念进行逻辑化、内在化、实践化的过程。
从个人的层面看,“自由”并非是由着自己的性子,自由恰恰就是自己对“由着自己的性子”的本能欲望进行“时空”、“量”、“度”、“关系对象”等的限制的思想活动和实践行为,尽可能以一种平视的目光看他人。
从社会的层面看,西方的民主方式诸如选举、投票权、权力制衡、舆论监督等其实质就是对“自由”和“平等”概念的逻辑形式化和实践化,亦即“理性化”。“自由”和“理性”是西方思想观念更本质的内核。中国的“五四运动”树起的“民主与科学”的两面现代观念大旗,其实不够彻底,并没有很深刻地、内在地进行“自由”和“理性的启蒙,有表面化、功利化之嫌。
让我们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让“自由之光”绽放吧!
法语:自由、平等、博爱
摘录:《人,为什么不能出让自己的自由与理性:今天的我们离近代有多远?》作者:黄裕生
启蒙作为一场思想运动,它首先不是一种附属于近代社会的精神现象,相反,整个近代社会恰恰是以这场思想运动为基础。这是人类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大觉醒。在这当中,人才第一次发现了人自身(的恰当身份)。人不再是上帝的羔羊,或某种保护人的臣仆,人就是人自身,他就是人自己的主人。而这一切的全部根据或理由就是: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换句话说,启蒙思想家是以理性来确定人的合法身份,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最终人与上帝的关系也必须由理性来处理。
启蒙思想的光芒照亮了这个世界的真相:世界本没有什么主人,作为理性存在者,人就是自己的主人,他是独立自主的。因此,人的存在是自由的。这是启蒙运动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个结论。除非否认人是有理性的,否则就无法否定启蒙思想的这一结论。
“启蒙”的本意就是揭去蒙蔽(昧),启开理性,让理性自己作出判断。在这个意义上,启蒙运动是人类对自身的理性存在的自觉。这种自觉使自由成了个人不可替代的绝对要求(权利),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自由成了人的绝对命令。因为理性的存在就意味能独立自主地做出决断。因此,当这种理性存在成了人的自我意识,那么,自由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人的必然要求。“宁愿在风暴中享自由,不愿在安宁中受奴役。”这种慷慨激昂的宣言只要在理性自觉的地方,就会被普遍地理解和接受。
因此,什么地方仍供奉着“救星”,仍高唱着“救世主”的颂歌,也就意味着这个地方仍处于蒙昧中。因为在理性自觉的地方,人们不会容忍任何意义上的“救世主”;对“救世主”的任何妥协都意味着放弃理性的绝对自主而出让自己的自由,而这在理性自觉下是绝对不允许的。对于理性自觉的人来说,自由──独立自主的决断与思想就如吃饭、睡觉那样是其不可抗拒的要求。维护与捍卫自由,不与“救世主”相容,是获得新身份、充当新角色的新人的根本标志。只有这种新人才能开辟一个全新的时代──近代。这就是为什么自由成为启蒙思想家百般强调、不厌其烦地加以讨论的话题的原因所在。
【人的理性与上帝的关系】:每个人都能够也必须由自己的理性去理解自己与上帝的关系,而无须也不能通过其他途径。康德的“理性范围内的宗教”无疑就是对这一思想的最深刻的表达。在这种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信仰里,上帝与其说是世界与人的主宰,不如说只是我们人类的永恒的道德榜样,是我们的理性为了理解和维护一切道德行为而作出的一个必要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