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本科的时候,和一个认识了挺久的女孩聊天,聊着聊着,她非常惊讶地问我:武志红,你难道不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你自己的?
问我时,她那种眼神,就好像看到了一个外星人一样。
我很自然地反驳她说:我知道我是谁啊?我为什么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我自己?
反驳完之后,我也是第一次意识到,地球上原来是有另一种人的,他们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是谁。于是,我也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她。
我们总说觉知自我。可是你看,我在这方面并非天才,绝对没达到孔子说的那种境界——生而知之。我这时候才意识到,原来是有两种人,一种人是通过别人的评价认识自己是谁,另一种人是自己知道自己是谁。
我知道我们的用户中有很多特别年轻的朋友,要知道,能很早就开始觉知自我的历程,这是多么好的事。
后来,我不断思考这类现象,就此弄了个术语:外部评价体系和内部评价体系。
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乎,甚至会内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这样的人他们在做事情时,首先考虑的,也是别人怎么看、怎么认为。他们做事情的动力,常是为了博取别人的认可、金钱等,这可以称为“外部动机”。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不大在乎,他们做事情的动力,是来自于自己内心,这可以称为“内部动机”。
所以,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他们在做事情时,特别尊重自己的感觉;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他们在做事情,容易忽略自己的感觉,而更多使用头脑层面的思考。
这又回到了提摩西·加尔韦对自我的定义上,也就是说,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他们做事情时,常是在自我2的领域内,也就是在潜意识和身体层面;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做事情时,常是在自我1的领域内,也就是在意识和头脑层面。
不得不感慨一下,这就是写作和思考的好处,我真没想到,自己竟然这么多次地使用加尔韦的这个定义。这种写作时的出乎意料,也可以证明,我这样写作时,是在自我2的领域。如果是在自我1的领域内写作,那么一切都是头脑和意识事先规划好的。这也是写作的一个秘诀,如果你想在写作上有不凡表现,必须离开自我1的规划,而听从自我2的指引。
例如列夫·托尔斯泰,他在写《安娜·卡列尼娜》时,本来想写一个受人唾弃的放荡女人,没想到越写越爱她,可虽然这么爱,还是把安娜写死了,列夫·托尔斯泰为此恸哭,他妻子说,你真奇怪,安娜在小说里的命运,不是你说了算吗,你不把她写死不就得了,托尔斯泰说,不行,故事不受我控制。
你看,好的故事,好的东西,都是不受自我1控制的。自恋虽然是推动力,但真正的好东西,都会突破“我”的自恋。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他按照自己的感觉把事情做好时,他会有由内而发的享受感,这是他们做事情的巨大动力。
对我而言,我之所以写了大几百万字,首先是因为,写作让我很享受。当能酣畅淋漓地把一个东西表达出来的时候,那种感觉真是不要太好。不过,这也导致,我在写作时,不能接受被别人左右。
我在广州日报写心理专栏时,领导们找我谈过不知道多少次话,说我写的太深奥,能不能更通俗一些,因为这才符合广州日报读者的需求。这就是一种经典的外部评价体系的思路。读者需求多重要啊,你当然要重视要考虑。
但关于这一点,我又有两个故事讲给你听。
第一个故事是,可口可乐曾经有过一项调查,问用户,你们希望可口可乐改变口味吗?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人希望改变。然而等口味改了后,可口可乐的销量大减。
第二个故事是,像乔布斯这样的人会说,消费者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你可以创造出一些真正的好东西,然后消费者就需要它了。
这里面有很深刻的道理,我就讲讲我的看法。如果你去调查,你调查的必然是意识层面的东西,而意识层面的东西,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
相反,那些奉行内部评价体系的人,因为进入了自己的潜意识深处,便由此创造出一些东西,这些发自他们潜意识的东西一样可以触动别人的潜意识。
我这么说,并不是在反对调查这种方法,如果调查的数据和设计思路对的话,当然有很大的说服力。
不过,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他们的表达,常常并非真的尊重数据。我在广州日报的心理专栏,第一篇就火了,以后的数据一直显示,我的专栏是最受欢迎的专栏。所以我可以直接反驳领导说,您看,数据一再显示,我的专栏就是这么受欢迎啊,还总列在第一名。这种时候领导会说,是的,但如果你改变一下风格的话,你的专栏会更受欢迎。
可是,我的专栏已经是第一名了,我为什么要改呢?而且,如果我改了,真的会更受欢迎吗?
这样的争论,看似是观点之争,但其实常常是自恋之争,虽然是你主持的专栏,但我作为领导,还是希望你按照我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写。
如果我使用的是外部评价体系,领导们的态度,就会对我构成巨大的压力,我可能就会放弃我的风格。
但是,我在乎的是内部评价体系,如果换了写作风格,我就不能享受写作的乐趣了,所以我是坚决不换。因为我这么坚决,也因为数据一直很好,当然还因为领导们给了我基本的抱持性环境,所以我就一直按照自己的风格写下去了。我最初的名声和影响力,就是这么来的。
外部评价体系,是一个危险的概念。我读大学本科时,有一本教材中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后,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点。
15美分还可以吧,孩子仍然高兴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最初,驱动着孩子们玩耍的是他们的内部动机——开心。但老人通过给他们发钱,成功地把他们的内部动机变成了外部动机——金钱,而金钱又控制在老人手中,所以就等于老人控制了孩子们的行为,最终,他实现了把他们赶走的目的。
这个寓言故事,可以有很多的引申关系。
比如,故事中的孩子和老人,是不是可以换成属下和领导的关系,是不是可以换成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可以换成孩子和家长的关系。
你可以想想看,你是不是遗忘了自己的内部动机,而迷失在各种各样的外部动机中,无形中被别人掌控了?
所以,我要提醒大家一句:莫忘初心!
最后,我想给大家留一个思考题:内部评价体系和外部评价体系,分别是怎样形成的?你可以使用我们专栏里的知识解读,也欢迎你用其他的知识解读,或者是你自己的个性化思考。
今日得到
驱使着人们做事的,有两种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以内部动机为主的人,使用的是内部评价体系;以外部动机为主的人,使用的是外部评价体系。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更在乎的是内在感觉;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更在乎的是评价、认可、数据和金钱等。
使用外部评价体系时,谁控制着评价标准,谁就控制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