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三体」三部小说读完了,才发现小说原来真的可以谈大道理。身为SF类小说,确实本身也很难用文字设门槛。甚至第一部在文字上还显得稍稍有点生疏,但第二部文字的画面感就十分明显了,到第三部的文字更是毫不掩盖对小说可视化的野心。但最难得的是它在逻辑和科学知识上的严谨,让人在阅读时不再是用"感情"作为带入点,更多的是用客观的推理把你直接被吸入到故事之中。阅读时不仅稍稍拓宽了下我那可怜的理科知识储备,更多地是刘慈欣用他那幻想的星空拉伸了我的思考深度。到最后甚至都不是故事引发思考,更多的变成了宏大的哲学思考引导故事的发展。是难得的硬科幻,即使是在这个庸碌的"小时代"里,宏大叙事结构依旧屹立不倒。
与「银河英雄传说」相比,可能在民主与独裁政治的讨论上稍显不足。但在物理角度的严谨程度而言,「银河英雄传说」在「三体」面前简直如同小学都未毕业。「银河英雄传说」也许基本总结了至今为止我们对民主与独裁的全部思考,但「三体」则用全新的视角___宇宙社会学的视角重新探讨了民主的脆弱与独裁在某种情况下的合理性。得承认,「银河英雄传说」的恢弘大气是「三体」不可比的,但我相信随着「三体」读者的增多,人们会渐渐的发现,「三体」也绝对是不输与「银河英雄传说」的。不知是有意而为之,还是无心插柳,「三体」文中还是时不时的借用杨威利的话语来对自己的剧情加以点缀。至少在我看来,有种英雄相望于江湖的豪迈。
我其实是不喜欢看小说的,主要是因为总也带入不进去。尤其是在大陆的时候,身边竟是光怪陆离的异事,毒奶粉、皮鞋胶囊、虐猫、小月月、扶老人、钓鱼执法...一件接着一件,还没等这件热闹够下一件就迅速跟进了,情节一个赛着一个的跌宕,人物不处理也都是活的,比小说精彩,且更加真实。因此时常抱有一种看报纸比看小说更过瘾的幻觉。
其次不喜欢小说的原因是感觉许多小说中的逻辑怪异。情感时常是突如其来的,任作者怎样将情绪描写的天花乱坠,也无法掩盖情绪起因的浅薄,反到让人感到有一种荒诞的喜感。而且再加上有些作者总喜欢用文字设门槛,而不是在思想上多迈进,总把简单的道理用复杂的叙述讲述,而不是用简单的文字去拆解复杂的大道理,让人读起来感到做作且无趣。
不知道大陆的读者多少和我能产生共鸣。但至少从大陆的畅销书看来,小说是极其稀少的,即使偶然会出现韩寒郭敬明这样的时代的弄潮儿,但不得不承认韩寒的杂文要比小说好太多且读者也多他多,而郭敬明...在大陆大多的畅销书还是以毫无营养的成功学垃圾书籍为主,即使偶有柴静「看见」这样的显贵出现,但整体上小说的市场是不大的,我想这种状况与生活环境中的事儿事儿之多是不无关系的。
相反日本,进书店放眼望去是漫无边际的小说、轻小说、漫画。且据我个人观察,小说与轻小说的种类数量与漫画相比也绝不是少数。而且现在日本的漫画越来越多的都是从轻小说改编而来。之前问过的日本人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回答无一不是小说...好吧,我承认,其实是有一人说杂志的...但也不难看出小说在日本人眼里是极其重要的。
我想日本人喜欢小说与中国人不怎么喜欢小说的原因其实是一样的,都是生活环境所致。只是中国的环境是事儿事儿太多;而日本的环境是太过安逸,基本没有什么事儿事儿。在国内我是很喜欢看新闻的,从高中开始基本每天早上吃饭时都要打开「第一时间」或「朝闻天下」什么的,但来日本之后我是基本不怎么看新闻的,日本新闻之无聊是让人发指的。饭店因为没用承诺的国产牛肉可以连着道歉接近两个月,每次打开新闻都能找到一种穿越的幻觉。这事儿要是搁到中国大陆,你用的是牛肉,而不是耗子肉猫肉什么的就已经谢天谢地了;你要竟然用地是新鲜的牛肉,给你个文明先进什么的都不过分。所以我猜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人也只能用小说漫画里的故事来过过瘾了;而不幸的中国,故事外的"故事"太多太多,反倒使得真"故事"不那么有趣了。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但在我看来,只读书,即使破万卷,最好也不过就是个移动图书馆罢了;只行路,即使跨万里,也不过就是个邮递员罢了;只阅人,即使能看出天命情缘来,最好也就是个算命的或站街的罢了。
都说男人应该有点故事,但说真的,有多少傻姑娘是把世故当成了故事?自己基本没事,却能摆平别人的事儿事儿;常读故事儿,最后成为别人嘴里的故事。我想这才是男人应有的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