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们往往期待孩子们去完成那些未经过适当训练的的任务。这种情形在家里比在学校里更为普遍。父母们可能指望孩子收拾好自己的房间,但从来不教孩子怎样收拾。
【这往往是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大人们天经地义吩咐一声后,不问孩子是否懂得,是否能够胜任,便想“坐享其成”,结果,孩子的表现与期待结果南辕北辙,家长希望落空,大发雷霆甚至拳脚相向,大人生气,孩子委屈,家庭矛盾加深,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先教会孩子这项技能,花时间去训练,强化,待孩子掌握以后再有所期待,往往收获喜悦。比如,包饺子,你必须要给孩子示范,让孩子亲自动手。刚开始包出来的歪歪扭扭,下锅就烂,你要耐心给予指导。另外,要允许孩子失败,让孩子经历失败,从中获得启示,这也是成长过程中必需的元素。】
花时间训练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会做的达到你的满意。改善是贯穿一生的过程。
【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别说孩子,想想我们大人的厨艺是怎么提高的,刚开始下厨的时候是否经常弄得一团糟,后来,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逐渐提高。那我们有什么理由让孩子一下子做的令我们满意呢?另外,“满意”其实是一个动词,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孩子,“满意”的标准可能相差很多。因此,要给孩子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