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淡”了 是生活越来越好了
什么是年味?作家冯骥才有这样一个论述:“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这就叫年味!”
而今年的春节,大家都在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年味淡了”。其实我也这么觉得,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不是年味淡了,而是大家的日子比之以前好太多了。
记得小时候,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烧鸡,每天的零花钱少的可怜,上小学的时候一天只有五毛钱,买一根两毛的冰棍,再买几块糖果都美的不行,在那个时候,除了过六一,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上新衣服,拿着长辈给的压岁钱跑去街角的小商店把心仪很久的玩具买回来。家里的长辈也是如此,那时候的母亲,一年到头都很节俭,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舍得穿上新衣,将那些平日一毛一毛攒下来的零钱算了又算,满意地对我说“姑娘,想吃什么,妈妈给你买去!”那一刻母亲的笑容是真灿烂啊!
过年,就是让曾经拮据的我们,将一年来的辛苦完全的释放,抛开一切,享受这一年最无拘无束时刻刻。过年的快乐是我们用一年的辛苦所换取的回报,是劳动后努力后的人生奖励。
现在的我从伸手问妈妈要钱的小女孩变成了给孩子们发压岁钱的老阿姨,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来临,现在全家人可以不用坐在一起只通过微博、朋友圈了解彼此的近况,晚辈的孝敬和长辈的慈爱可能是一段分享视频和一个电子红包,忙年忙后准备年夜饭的场景被餐饮企业的年夜饭大餐所部分取代,吃饺子如今更像是一种速食选择而失去了“过年才吃”的意义,放鞭炮因为污染环境和有些危险被许多人舍弃,群发短信拜年消解了当面作揖的仪式感、逛庙会也没有曾经的神秘感和神圣感,成了一次游乐和购物的小聚集……年味就这样变成了我们普通生活的一部分,它换了个模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年味的改变也恰恰证明了这个时代的进步,新时代赋予了它更新的涵义,它意味着经历一年辛苦工作后我们可以拿着年终奖带着父母放眼四海游玩天下,也意味着外出求学一年的学子们可以更快的回家去见父母,在这时那些日常可以吃到的饺子或者平时可以买到的货物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而人们可以从紧张的生活中跳脱出来,释放自己这一年的压力、痛苦……这样的年味看上去也许很陌生,但你会发现其实它似曾相识,它来源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来源于这个国家传统和新生的结合,来源于我们的过去。更将伴随着走向未来。
小时候过年的愿望是希望每天都能像过年一样就好了!而现在的日子真的每天都和过年一样。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我们的祖国,感谢为国家富强一直在努力在奋斗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