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偶得这本经常被推荐的书。23岁,我才第一次读;23岁,我还是读不懂。最后只能借助电影的绘声绘色去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以及时间和空间的变换。
哪里我不懂:
=1=
作为一个中学历史次次不及格的理科森,我并不了解那个年代的历史背景和那个地方的风土文化。上世纪初的事情距我太遥远,如果不看电影,我想象不到西贡女子寄宿学校里有怎样一群人;主人公是在怎样的湄公河上相识;富人们在什么样的公馆里藏着他们的秘密女人......
=2=
我不富有,我也不贫穷,我没有那样的两个哥哥,也不曾邂逅过情人,更有一个正常的赚钱方式。我没有过这样的情感,所以暂时这本书还不能引起我的共鸣,我也没办法去理解背后的情之深爱之切。
=3=
翻译成中文的文章或许丢失了很多文章本身的味道和其原有的语言特色,这也是我不爱读外国文学的原因之一,当然也怪自己才疏学浅。
我不懂的事情太多,但是《情人》之美是毋庸置疑的。
人物美:
才十五岁半。体型纤弱修长,几乎是瘦弱的,胸部平得和小孩的前胸一样,搽着浅红色之分,涂着口红。
含苞待放的白人小姑娘,细腻的肌肤吹弹可破,清纯美好得让人蠢蠢欲动,略显成熟的打扮昭示了她意图尝试的热情的心,不妖艳却诱人。
画面美:
城市的声音近在咫尺,是这样近,在百叶窗木条上的摩擦声都听得清。声音听起来就仿佛是他们从房间里穿行过去似的。我在这声音、声音流动之中爱抚着他的肉体。大海汇集成为无限,远远退去,又急急卷回,如此往复不已。
我也曾在自己的小说中有此类情节的描写,但在某网站却审核不通过,只能删掉。这样的文字本来就不是为了色情,而是内心情感的外在流露,只有在这种内心放空的时候,主人公才真真切切流露出自我。放空自己再去读,那画面就是美的。
感情美: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是小说最经典的一段话。诚挚的感情无谓时空的穿梭,静默于心,而我是否能在纷繁乱世人心浮动之际将你铭记?
杜拉斯的艺术手法很难效仿,我也不会效仿。我更不苛求现在的自己能完完全全体会遇见情人的白人女孩的内心世界。也许时间久了,有些东西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