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媛阅读
《被讨厌的勇气》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要点和概念
阿德勒心理学也叫个人心理学。
个人: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的意思。
阿德勒把精神身体理性和感情意识看做一个整体。心灵和身体,理性和感情,意识和无意识。
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做“整体论”。
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要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紧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做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概念所指的范围:包括过去到未来,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共同的感觉是幸福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共同体感觉(social interest翻译成对社会的关心)。
社会学上所讲的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我和你。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
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social interest。
归属感:我们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从属于共同体,能够感觉到在共同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并能体会到可以在这里。也就是拥有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欲求。
归属感:1.必须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2.直面人生课题,不回避各种人际关系课题,积极主动面对。3.我能给这个人什么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4.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别人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而活。
人不要只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而意识到自己还属于别的共同体,属于更大的共同体,例如国家或地域社会等。
人绝不会也不可能离开共同体独自生活。
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或公司等看得见的存在,也包括那些看不见的联系。
在共同体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果有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可以正面拒绝。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对别人给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否定孩子的言行就会挫伤孩子的勇气。
真诚的说声谢谢,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进而迈出新的一步。
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
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建立横向关系,即平等的尊敬彼此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到别人,自己也能从中后的幸福。
幸福是对他人有贡献,自己有价值感,自己有勇气追求。
如果能够与某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
你有拒绝和提出更好方法的余地。
你为了逃避其中的人际关系矛盾,也为了逃避责任而认为没有拒绝的余地,被动的从属于纵向关系。
我和你建立横向关系,无所顾忌的说着自己的想法,不要瞻前顾后,可以从这里开始,保持既不靠的太近但又伸手可及的距离。
解 释
“自我为中心”
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
凡是执着于“我”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必须把对自己的执着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关于对表扬的解释
表扬是一种操纵他人的手段。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激也没有尊敬。
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
再谈自卑感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关于教育
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
有关鼓励
既不表扬也不批评,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作鼓励。
学习之后的思考
学习了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一小节之后,我思考。满脑子全是自己,从来不考虑别人,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想想我自己总是不快乐,怪罪别人,认为别人不理解我,是别人气着我,得罪我,这里全是“我”,这也是因为我太自以为是,执着自我,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投入吧。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活的十分的不快乐和痛苦。
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才是奔向幸福生活,勇敢的投入到关系中,为别人做事,为社会和国家贡献。就像某位名人那样,即使贡献了所有,遭受恶名和骂名也无怨无悔的人,为国家社会人民作出贡献,这才是脱离了以自我为中心。
有勇气追寻心中幸福的表现,敢于去做心中真正想做的,又能利益他人的事情,风雨无阻,不怕有些闲人无聊人不理解自己的人,怎么看待自己,怎么去骂自己。
绝不是去为了别人的眼光,绝不为了迎合和讨好别人,而是为了人类做出自己应该做的贡献,把自己的利益和价值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和贡献。让大家得到关心和爱,温暖与幸福,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我的思考:
我们手中捧着一份地图,这个原点是以自己为中心出发的,如果不动就会永远孤独、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活着。
关键是要从这个原点出发走出去,动起来,从自己的原点出发可以到达任何地方,这就会和他人联结和互动,我们发生改变也为他人贡献。这时我们是对他人有价值的,我们也会从中发现意义,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的活在这个世界上,那样太悲愤太悲苦,太不划算啦!
问题一
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
回答:共同体感觉。
问题二
对自己的执着、以自我为中心,有哪些表现?
1举例:残暴蛮横,不顾别人的感受,只考虑自己,认为整个世界都要围着自己转。依仗权力或暴力向专制君主一样横行霸道,对周围人来说非常麻烦。破坏集团和谐的人物,不参加集体活动,喜欢单独行动,即使迟到或者爽约也毫不反省,自私任性的人。
2另外还有一种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认可欲求的实质: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3非常在意别人评价的,竭尽全力地迎合他人。
4只看到自己只在意自己如何被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