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朋友圈一大波对父亲的祝福。看得我真是感慨不已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与爸爸之间的交流只限于喊吃饭这么短短的几句话。父亲的形象在我心目当中也不那么高大伟岸了。
饭后,妈妈把外婆搀扶送到楼上休息,楼下,就剩下我和爸爸。在我意识到现在我正处在只有我和爸爸两个人的空间里,一时间紧张的不能自已,生怕下一秒爸爸就会开口和我说话。幸好手机就在手旁,我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样,连忙拿起手机漫无目的地翻看起来。
小时候我最敬爱的爸爸就坐在我的对面,可是我却慌张地翻看着一条条与我无关的八卦新闻。心中不免有些悲凉起来。
小时候,爸爸是山,他高大又帅气。他走到哪儿我都想跟着。“囡囡,走,我们买菜去。”这是年幼的我一天中最乐意听到的话了。我就跟在爸爸的身后,看着他手里的袋子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然后,我会勾着爸爸手里的袋子蹦蹦跳跳地踩着爸爸的脚步回家。
回到家,妈妈今天烧的红烧肉特别的香,爸爸迫不及待地捧出刚出锅的肉来,放到早已望眼欲穿的我面前,递给我一双筷子,父女两人便大肆搜捕肥肉起来。爸爸翻到一块卖相极佳的肉时,都是优先给我享用。小时候的我竟然爱吃肥肉,无疑也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最爱吃肥肉,肥的流油的肥肉更是他的最爱。这时,母亲看到了,便会嬉笑我两像没吃过猪肉的流浪汉。父慈子孝,家庭美满,好不乐哉。
长大后,青春期,叛逆期。发现爸爸不但不像小时候那样高大伟岸,而且好吃懒做,大男子主义。一时间,竟生出了鄙夷,看不起的情感。在青春期这段父母最头疼的时间里,我们总以为自己看穿了世界,自己的见识远超父母,渴望摆脱父母,赢得独立,我们渴望凌驾于父母之上,认为父母口中所谓的是为了我们好,其实只是想困住我们,想让我们继续乖乖受他们的摆布。我们一边嫌弃父母不够时髦,又没有足够的金钱供我们挥霍,抱怨自己的父母不像A父母那样有钱,也不像B父母那样开明,一边压榨父母的血汗钱。总之,父母在这是的我们眼中,便是一个避之唯恐不及的存在。
那时候的我,也是一样。星期五上完最后一节课,爸爸不想我去挤人满为患的公交,开着自己的小破电瓶车来学校接我。他总是能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我。“囡囡,爸爸来接你啦”在爸爸的眼中,我能看到他的喜悦和期许。可是,我的眼中满满的嫌弃藏也藏不住。“下次不要来了,我能自己回去。”我嫌弃他连四个轮子的小轿车都没有,嫌弃他穿的破旧不时髦,嫌弃他皮肤黝黑长相沧桑,嫌弃他脚上蹬着脏拖鞋就到学校来。所以我一直催促着,让爸爸快点走快点开,生怕碰到相熟的同学让他们看见这个贫穷邋遢的中年男子是我的爸爸。
再后来,过了青春期叛逆期,体会到了父亲的不容易,明白了他的苦苦支撑。再审视这个男人,发觉他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市侩,那么一无是处,反而辛苦的让人心疼。可是,在长达几年的刻意疏远后,却怎么也迈不开与爸爸亲近的这一步,怎么也没有勇气像小时候那样拉上爸爸的手了。就像现在的我,明明近在眼前,却无话可说。
我的爸爸,就像很多人的爸爸那样,谦卑朴素,而我也会是许许多多的我们。我们在经历过与爸爸的亲密无间,再到嫌弃看不起,最后愧疚感恩后,心中有无限的爱意,却怎么也说不出口,表达不出。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父母穷其一生都在等孩子一句谢谢你,而孩子一生都在等父母一句对不起。说到多少人的心坎里去了。父母认为自己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理应得到孩子的一句谢谢你,而孩子心里却想着父母一直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我们,他们应该给自己说一声对不起。不过,孩子也应该为自己的叛逆不懂事,对父母说一句:对不起,我爱你。
祝所有的父亲身体安康。祝我的爸爸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