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开会,坐在台上的我总会不自觉地往下望,前面四排的座位都是空荡荡的,从第五排开始才有人坐,而且越往后坐得越密集,尤其是最后一排坐得满满当当。离台上越远越好,这是大家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
开会中停下手中的笔,稍作休息,抬头望,底下所有人都在低头忙碌着,看不清谁是谁,或是忙着做记录,或是抽空抄笔记,或是趁机玩手机,或是低声闲聊,这是大家开会时的自然反应。
今天放学后又开了一个多小时的例会,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就期末检测的事情细致地讲解了很多,真是事无巨细,坐在旁边的我听了都深感佩服。大家要做到她全说到了,还有一些会出现的问题她也都一一提醒了,可谓“考虑周全、安排得当”,真是干啥事得操啥心!
整整开了一个小时的会,会后又留了一部分老师听报告。做报告的是一位专家,后面坐着的几个同事被叫到了前面,我趁机坐在了第四排,这一排没有一个人。坐在下面突然感觉一身轻松,没有了任何的压力,只需要专心听讲即可。
这位专家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们的研究课题,坐在台下的我凭着自己的兴趣随意捕捉着无关紧要的信息,不再有台上的不安和忙碌。没多久,另一个同事也走了过来,坐在了我的旁边。她小声跟我打了招呼,就忙着打开手机回复信息了。
半小时后终于结束了,听了多少也不重要,我毫不避讳地对旁边的同事说:“还是坐在下面舒服,不用操心,想干啥就干啥,这种轻松的感觉真好。”她跟我一样,在台上神经一直都是紧绷的,面对那么多的同事还要安排那么多的工作,操的心够多了,怎能跟台下的同事相提并论?
位置不同,想法不同,在不同的角色里体验不同的感受,为的是难得的轻松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