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姓刘的女性粉丝在后台留言:我与丈夫俩人都是四十几岁的中年人,结婚十五年了,有一个上初二的儿子。现在我们夫妻俩,感觉就像两个合租室友一样,白天各自上班,下班后我负责买菜、做饭、洗碗、洗衣,而我丈夫就坐在沙发上看他的手机,或是电视新闻。
饭桌上,我们夫妻俩很少交流。因为他说股票我不懂,我说菜价他不感兴趣,他说车子我没兴趣,我说减肥他嗤之以鼻,唯一的共同话题就是孩子,如果没有孩子,估计我们俩就一别两宽了。
人到中年,我的身材因生育和新陈代谢变慢,像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而丈夫不知是不是用脑过度,变成了沙和尚,于是,我们从最初的两情相悦,变成现在的两看成厌,平日没有了接吻、拥抱,甚至连房事也少得可怜,常常一个月都没有一次。
最近,因为疫情的原因,世界经济不景气,我们公司是做对外贸易的,受影响很大,听说公司高层已经在准备裁员了,而像我这种年龄,很有可能会被列为被裁人员,陷入即将失业的焦虑中。
昨晚,班主任打电话说儿子成绩下滑,我一着急,便斥责了儿子一番,儿子也来了气,跟我大吵了一架后,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根本不理睬我。
一旁的丈夫看着这一切,不但不帮我,反而一副佛性的样子,说什么学习这种事不能强求,顺其自然吧,然后就继续埋头看自己的手机,好像他是一个局外人。 我气得说不出话来,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哭泣。
我想请问一下安家的咨询师,是不是大多数的中年夫妻,都是这样床上无性,床下无话,这种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的婚姻,还有维持下去的必要吗?如果维持下去,又该如何把日子过好呢?
安家咨询师:
我很想抱抱刘女士,因为现在的她跟许多前来安家咨询的中年女士一样,正在经历除了没人疼,哪里都疼的人生阶段。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到中年,活得还不如一条狗。
的确,无论男女,人到中午,上有老,下有小,拼事业,拼家庭,为了生活,不敢失业,不敢生病,可在千辛万苦后,发现自己的生活还是一地鸡毛。
在安家接手的案例中,中年夫妻因没有了感情,没有夫妻生活,而导致一方出轨的事件不在少数。
还有像刘女士这种因为婚姻生活无性无爱,感觉索然无味想离婚的,也有不少。那么,中年夫妻,该怎样打破这个僵局呢?
首先,对于自己,要学会爱自己,懂得与自己和解。
曾经,我们为了家人,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唯独忽略了自己。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那又如何奢望别人爱自己。所以,无论男女,到了中年,更应该学会爱自己。
人们都说颜值是第一生产力。中年人,无论男女,也一样要保养好自已的那张脸,虽说不靠脸吃饭,但一张精致的脸,会让你的形像大大提升分数值。
同样,管理身材对中年人也一样重要,不单是为了穿衣服好看,也为了自己的健康。
人到中年,不必纠结过往,懂得与自己和解。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不必太在乎那些没有得到的,事业也好,爱情也好,子女也好,失去的,不必纠结,没有得到的,不必期望。
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物悲。
其次,对于子女,学会放手。
纪伯伦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深以为然。
一般中年夫妻,孩子差不多13-15岁,正值自我认同的青春期。这个年龄的孩子,开始追求独立,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希望能为自己的人生做主,他们开始反抗权威,特别是对于控制欲强的父母,常常跟他们对着干。,以此来证明自己有能力摆脱父母的控制
这个时候,父母们给与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尊重。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
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的关怀,在他迷茫、犯错的时候,给予他引导。
有人说,做父母的,就像一把有张力的弓,所要做的,就是努力把孩子这把箭,射向远方,至于这支箭能射多远,射多准,就要看这支箭自己的造化了。父母这把弓,尽力了就行,该放手时,就放手。
最后,对于配偶,接纳对方的不完美,给对方一个独立空间。
正如本案例中,刘女士所说的那样,中年夫妻,经过岁月的洗礼,丈夫往往秃顶,有了啤酒肚子,爱抽烟、爱喝酒、爱打牌,成为油腻的中年男;同样,妻子不再貌美如花,而是皮肤松弛、头发稀疏、皱纹缕缕,原先苗条的身材也走了样,熊背虎腰、大肚楠,变成了一个妥妥的黄脸婆。
这个时候,中年夫妻应报以平和的心态,接纳对方的不完美,因为所有的这些变化,一来是因为生活的暴击,在我们脸上留上的痕迹,二来是因为我们前半生将精力和金钱都花在家人身上,忽略了自己。
婚姻中,切忌不要试图改变对方,让对方变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很多人都知道,相爱容易,相处难。为什么相处难?
因为一个人的人格和性格、行为,在他七岁左右就已经基本定型,十三岁以后,一个的人格和性格、行为完全定型。
我很喜欢黄晓琥的歌曲-《没有那么简单》,歌中唱到:每个人有他的脾气。所以,想要改变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有时甚至会让婚姻分崩离析。
中年夫妻,已经过了爱做梦的年纪,也不再奢望“海枯石烂”的戏码,更多的是双方尊重彼此,给对方独立的空间,不必追求轰轰烈烈,也不必如胶似漆。
或许在很多人的眼中,这种平淡的感情,看似已经名存实亡,但一样有它存在的意义。比如聊天信息是“今天回家多买点菜,同事要到家里来聚会”,或是“孩子的作业写了没?”,如此种种,也挺好。
正如姜育恒在《再回首》里唱的那样: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最真。
古人云:四十不惑。
所谓不惑,不是说四十岁就已经读懂了人生的全部,而是看清了人生的真相。于是,我们学着接受一切,热爱生活,人生的下半场,好好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