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初中,是自己选的,为此整个六年级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过还好,最终从两千多人之中突破出来以168名的成绩,考上了一个名校的直属分校。
我一直觉得,做父母这件事是做着学着并不断改进着。上初一之前那个暑假,我和孩子爸爸,孩子商量着怎么迎接初中生活。最终我们定下了目标:上半学期先熟悉学校环境,适应老师讲课节奏,能够交到朋友,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成绩能维持在100名左右。(学校虽只录取了200名学生,分四个小班,但是绝大部分的孩子比我家孩子基础好太多,有奥数基础,而且英语有达到初三水平的。)
初中生活开始了,孩子还是很快适应了。军训晒得黑炭一样,也没叫一声苦。而且参与班级活动非常积极。整个上学期,他一个人担任卫生班长,地理课代表,寝室长,几个职位于一身。我怕他累着,曾劝他,体验一下就好,选一个最擅长最喜欢的职位保留,其他的和老师沟通,让更多的同学有锻炼的机会。但是整个上学期,他情绪高昂,不同意。我和他爸爸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也不想强行参与其中替他做决定,只有慢慢开导他,怎样团结他身边的小团体,才能有利开张工作,才不至于影响到学习。
学习上,我当时也不懂,从没想过哪些科目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上面,哪些科目只需在课堂上跟着老师指挥棒转就行了。所以,整个上学期孩子基本上跟着兴趣走。一学期下来,大大小小的考试无数。周清只考语数外,我们由于英语基础薄弱,成绩就下来了。一到大考,由于他数学,地理,生物,特别突出,单科成绩都在阶段前几名,总成绩又上来了。甚至有一次,地理阶段第三名,英语阶段后四十名。主要还是不懂初中到底怎样规划,最有利中考。因为学校的指挥棒,从七年级开始已经围着中考转了,语数外是重中之重。但这没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是鼓励孩子,英语虽不是你的强项,但你一直没有放弃。思想上有给到一些,但强调的不够,具体的学习方法没有帮到他。现在想来,开学时,学习上建议的策略不够具体。应该是各科齐头并进,主要精力放在语数外上,尤其是主课里的弱科(英语),把课余的主要时间都扑在上面,必须有明显的倾斜性。
过年家长会,孩子的英语虽已经赶到100名左右,不是很好,但是大家都被总成绩的优秀迷惑了。看着孩子总成绩班级前十名,数学,生物,地理,单科阶段前几名,还发有奖状,一家人沉浸在欢愉中。
不想隐患已隐藏其中。
原来学校评选校级优秀干部,没有儿子的名单,而他自认为成绩也不错,对班级贡献甚至比评上的孩子还大,心里难受却没有说出来。
整个春节,我们回老家,看爷爷奶妈,外公外婆,串亲戚,儿子表面表现正常,却没发现他心里仍憋屈,没排解开。
下学期开学后,慢慢发现孩子周清考试,一次比一次差。批评他,他也不犟嘴,但是从成绩上看,仍没有任何改观。我有点沉不住气了,和他爸商量,见一见各科老师,找找原因到底出现在哪里?机会还不错,到校后不仅见到了班主任得以深聊找到了原因,还从数学老师那了解到孩子的精神状态十分低迷。我不想说公平二字,世上又哪里有绝对的公平呢?所谓的公平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的相对公平。但我不能对孩子说这些!我们两个坐在学校旁边的公园里,我问他:“在你心里,这个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对你特别重要,是吗!”他点了点头。我说:“如果和妈妈比,哪个更重要?”他说:“那当然是妈妈重要了!”我郑重的对他说:“那从今天开始,为妈妈学习吧,好吗?”他说:“行!”
我哪里需要他为我学习,只是我了解自己的儿子,我知道自己在儿子心中的位置,我需要用妈妈的身份先把他从当前这个泥潭中拉出来。为此,矫情一下有何不可?
从这件事中,我和他爸爸从中吸收到了教训,关注自己的孩子,不仅仅是学习,还有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我也对儿子说,孩子以后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烦恼甚至是困难,要第一时间和身边的亲人朋友倾诉,寻求帮助,不要压在心里,一个人扛。也许,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但一定是你最坚强的精神后盾。能第一时间,关心你,安慰你,开解你,这也是一种帮助!孩子,人在不如意时,也要有宽慰自己的能力。
慢慢的,孩子重新拥有了学习的动力,到六月底学校期末考试,孩子一下子跃到了学校阶段第四十五名。放假回来见我的第一面,兴奋的告诉我:“妈妈,这一次全班所有的班委,只有我一人进了阶段前五十,校级优秀干部非我莫属!”半年了,他还是很在乎这件事。不过还好,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也走出了心里阴影,总算结果不错。
很久以后,有一次收拾房间,发现校级优秀班干部证书很随意搁在桌子一角。我问他,心心念念得到的东西怎么不珍惜呢?他云淡风轻,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曾经拥有过就可以了。看来,他真正从那件事情中走出来了,也为七年级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