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野七生的15册《罗马人的故事》中最精彩的当首推第二册《汉尼拔的战争》。
“汉尼拔的战争”起源是迦太基与罗马帝国之间的战争。在迦太基与罗马帝国长达百年的三次“布匿战争”中最值得书写的是汉尼拔这一段。由于汉尼拔过于出色卓绝,这场连续十几年的战争被命名为“汉尼拔的战争”更为贴切一些。如果再具体一些称之为“汉尼拔与小西庇阿的对决”也不为过。当《汉尼拔的战争》阅读完毕之后,我都会不吝以最好的文字表示对汉尼拔的尊敬。
如果长距离的观看这一段远在2300年前的战争,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人的所做所谓在某种程度上启发了我们的历史。而有关”汉尼拔的战争“中所用才的战略与战术深刻影响了欧洲,直到近现代的历史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模仿汉尼拔的战略与战术成功之后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
“汉尼拔的战争”不单是一个人一次出色的征战记录,更像是人类迁移、融合和整合的进程中的某一个环节。而汉尼拔的战争不是从汉尼拔开始的,而是从汉尼拔的父辈就开始了。这一点从汉尼拔战争的历史地理图中就可以观察到。
在迦太基和罗马帝国之间不仅仅隔着一个地中海,罗马帝国的边界屏障还依赖高耸的阿尔卑斯雪山。而迦太基远在北非的海岸线上(现今突尼斯一带),这两个对手的争霸战争从海面一直延续到陆地,从北非一直延续到意大利罗马城下。
汉尼拔的战争就像一个家族的接力赛。汉尼拔的父亲带领着汉尼拔从北非迦太基城出发到现今的西班牙征战,在西班牙建立了立足之处后,汉尼拔再接过父辈的遗训:终生与罗马为敌。
公元前218年3月,汉尼拔统帅38000名步兵,8000名骑兵还有30多只战象翻过比利牛斯山,快速穿过罗马的同盟高卢人的地界,于10月抵达欧洲最高山脉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终年积雪,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高峰全年寒冷,在海拔2000米处年平均气温为零度,在罗马人看来不可逾越的天然障碍阿尔卑斯山是阻挡汉尼拔进军的最好方法,不过这一次罗马人失算了,汉尼拔率领大军以以损失了将近半数的人马的惨重代价在寒冷的冬季成功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进入了意大利北部。在那里罗马人第一次知道了汉尼拔的勇气。
在一千多年以后,同样还有一个人采用汉尼拔的方法再一次统帅4万人的军队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这个人名为拿破仑。这两次翻越的路线中部分路段是相同的。
如果纵观汉尼拔在对罗马的征战过程中,最让人触目惊心的不是汉尼拔的胜利,而是汉尼拔大军的“孤军深入”。在由汉尼拔主导的迦太基与罗马帝国之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率领的军队一路辗转深入,在陌生的罗马土地上时刻要保持战斗的警醒和姿态。而且这个时间跨度为十五年。在这期间追随汉尼拔的士兵没有后备可以替换和轮休。只能一路战斗下去。在一个“以力取胜”的时代,这些士兵之所以能紧紧依附在汉尼拔身边不离不弃,才是看历史故事中最值得想象的地方。而且汉尼拔身边的士兵也在不断地换人,因为战争一定有伤亡。而汉尼拔在长期的征战中必须坚守的底线就是:不断胜利。
汉尼拔的胜利一定是罗马人的噩梦。正像在《罗马人的故事》第二册中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罗马期待已久的胜利还需要耐心等待小西庇阿的长大。”在那之前罗马人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了这个人的出现。汉尼拔长驱直入意大利,罗马帝国举国之力对抗着这个人的步步紧逼。
在汉尼拔与罗马帝国相互角力的过程中,尤其在坎尼平原发生的坎尼会战中,罗马帝国以惨败而不知所措。当汉尼拔乘胜追击到罗马城下时,这时候的罗马城已经虚弱不堪了。不过汉尼拔远远地看着这个他日思夜想的城市时,他放弃了攻击,绕道而行了。
罗马人自己的“汉尼拔”很快就出现了。这个名为小西庇阿的24岁年轻人在遥远的西班牙大放异彩。他毫无征兆地忽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才华远远超出同侪。在汉尼拔发动征战的发源地-----西班牙同样给了小西庇阿同等的舞台。而小西庇阿则让人刮目相看。直到小西庇阿出现在战场时,罗马帝国这才可以有一阵喘息。而小西庇阿采用的战争策略与汉尼拔的战争策略基本上如出一炉。汉尼拔从西班牙远征罗马帝国,而小西庇阿则要从意大利率军远征北非迦太基。至此,汉尼拔的运气开始走下坡了。
公元前203年,汉尼拔离开了意大利返回北非迎战小西庇阿。从公元前218年开始,他在罗马帝国的地盘上孤军战斗了十五年,战场上从无敌手,但现在却不得不离开这里。他的心中一定是充满了悲凉。
在北非的扎马城下,汉尼拔与小西庇阿各率大军对决。这一次汉尼拔失败了。在这里如果加以想象的话,我觉得是汉尼拔在意大利的15年征战中教会了罗马军团该如何作战。正是“汉尼拔的战争”通过不断的战争教育了小西庇阿。教会罗马人打仗的人正是汉尼拔。扎马之战是罗马大征服时代的开端。它象征着一个转折:罗马人不仅有最优秀的军团,而且它的将领也掌握了战争的艺术。两者的结合,将使罗马所向无敌。也就是从扎马之战后,罗马成为了地中海的霸主。地中海也从那时起被称之为罗马的“内海”。
扎马之败后,罗马要求迦太基交出汉尼拔。这个人给罗马人带来的深深恐惧必须结束。而汉尼拔作为败将只有一条路:逃亡。
一个伟大的将领-----汉尼拔从一个国家逃到另一个国家,不论到那里,他都劝说统治者与罗马为敌。公元前181年,汉尼拔被逼走投无路,服毒自杀,终年65岁。与他匹敌的敌手小西庇阿也在同年去世。汉尼拔和小西庇阿之间的欣赏和赏识至此完结。
据说,在汉尼拔的流亡生涯中,他曾与小西庇阿见过一面。有过这样一段青梅煮酒般的对话。
小西庇阿问:谁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将领?
汉尼拔回答:第一是亚历山大。第二是皮洛士。(皮洛士是个很有名的希腊将领,有着一系列传奇般的征战)。
小西庇阿问:那第三是谁?
汉尼拔说是我。
小西庇阿说:可你最后兵败扎马。
汉尼拔说:是的。如果我在扎马获胜,我就会超过亚历山大,成为史上第一将!
不过汉尼拔这个名字对于罗马的影响还延续了几百年之久。我们现在知道:几百年后,罗马的妈妈们还在这样吓唬孩子:汉尼拔要来了!
在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第二册中,盐野七生不厌其烦的考证汉尼拔在有记录战史中在战场上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布置步兵、骑兵的攻击次序。也同时也讲述了罗马军团的重装步兵的作战阵型和攻击次序。就像一册战场教科书一样。读者一定会意识到,汉尼拔的胜利正是罗马人不断学习战略和战术的过程。等到小西庇阿出现时,罗马人的学习才算正式毕业了。而罗马人借助汉尼拔的军事案例,开启了下一段征服的历史。
而“汉尼拔的战争”所展示的战略与战术一直成为后世学习的经典内容。以至于我们现在阅读“汉尼拔的战争”的故事,都会不由自主的激动起来。而常常忘记了汉尼拔的战争中基本上都是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和焦土遍野的事实。
后来,罗马将军凯撒率军彻底攻陷了迦太基城,并将迦太基城夷为平地,并在废墟上撒了盐。这段历史在《迦太基必须毁灭》中有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