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昨晚只是受寒头疼。
今早醒来,啥事没有,又是一个生龙活虎。
看工作群,学校通知:冬至节,有课上课,不用坐班。这么说,周五没课的我,平白多出一天的假期,加双休,我可以享受冬至小长假了,这应该是寒冷节气里最温暖的福利。太好了,领导心系民生的讲座没白听。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毫无疑问,今天中午肯定包饺子,而泡爸提议,女儿休息,去郑州,和闺女一起过冬至。
意见一致的时候,永远听你的。
见我同意,泡爸就开始准备,自然是手工剁饺子馅,那是老家伙的强项,至于用什么肉、什么菜,我不必问,这是我们家多年的习惯,人家做什么,我和女儿吃什么,味道一直被评优。
坐在温暖的车里,两个半小时,顺利到达郑州的家。进门,女儿给小泡洗脚,泡爸拌馅,我和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包饺子,是那一个人的事,可不是我们母女不愿意干,而是老家伙的独裁和自负,他只认自己包的饺子天下第一。
我想让女儿学包饺子,就提醒她给老爸帮忙。女儿包了五个,被她老子嫌弃,勒令女儿等吃坐喝。我闺女倒是殷勤,不让包饺子就擀面皮。还别说,女儿擀的面皮虽不太圆,但个个都能被她老子包成大肚子。
一个擀,一个包,总快过泡爸独立完成。半小时不到,66个皮薄肚大的饺子列队等煮。好吧,剩下的交给老妈我。我是煮饺子能手,在我们家,无人超越。
分分钟的事,白白胖胖的饺子漂起,满屋飘香。我又准备了紫菜、香菜、虾皮和米醋,放入两个碗里,因为我和女儿习惯于吃酸汤水饺,而泡爸,则是干饺子蘸醋。
来来来,各取所需,捧起热气腾腾的大碗碰一个,冬至快乐!
女儿碗里的八个大饺子和酸汤,吃干喝净,根渣不剩,对老爸调饺子馅的水平赞不绝口,美腻得老家伙又多吃了几枚大肚饺。
我一碗盛十个,也是吃喝个底朝天。泡爸用的是汤盆,吃几个我们没数,但却余下十二个,被我和女儿耻笑,笑他真老了,战斗力严重下降。
我鼓励他:宁肯撑死人,不能占着盆。
老家伙松了松裤腰带,看了看他汤盆里的剩饺,肚饱眼馋状,又摇了摇头,再也不肯往嘴里塞。
外面阳光灿烂,也是天寒地冻,不适合外遛消食,那就卧床休息。
静养,才是冬季的养生之道。
冬至到,吃水饺,阵阵寒意抛九霄,愿你快乐没烦恼!
补:晚上出门遛,大城市果然是温室效应,虽然手机显示温度比我们家低几度,但体感,愣是不冷。在郑州,我的帽子有点多余,难怪姑娘们都不穿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