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映红西府年

    文/岚源

        庚子鼠年的腊月真的很冷,但酷寒挡不住游子归乡的脚步,朔风吹不散旅人绵绵的乡愁,因为他们知道,除夕夜家门口红彤彤的灯笼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慰藉与温暖。辛丑牛年春节越来越近,西府城乡的年味也愈来愈浓,在人们洒扫庭除、辞旧迎新的喜悦中,公园广场、街头巷尾悬挂的红灯笼既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也代表着对幸福生活的点缀和装扮。作为传统年俗饰品,灯笼也蕴含着隽永的文化内涵,为人们营造着浓郁的年节气息。

      每逢节庆,大红的灯笼挂起来,便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标志符号。春节即将来临,大大小小的企事业单位、千家万户都少不了在门前挂灯笼。红红的灯笼既照亮了漫漫寒夜,也映红了西府人的新年。

        缀着流苏的绸布灯笼最为大众化,其圆圆的外形、火红的色泽,都寄托着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期盼。西府农家人过年,都要在门楼上挂一对这样的红灯笼,与大门上张贴的门神、门两侧的春联、门楣上的“三色”相互映衬,彰显着新年的新气象,来客一登门,浓浓的传统年味便扑面而来。

      西府人多喜欢购买凤翔产的传统手工扎制灯笼,这其中也饱含着乡村手艺人的汗水和智慧。每年腊月,凤翔的灯笼厂里,工人们都在如火如荼地赶制着各种型号的绸布灯笼,窝铁丝骨架,裁剪、包裹红绸布,粘贴金黄的流苏,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小灯笼直径几十厘米,大的撑起来甚至高达三米,一样的红绸金穗,一样惹人喜爱!如今的灯笼还印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颇受人们青睐,生意人多选择“诚信、友善”,农村人都喜欢“富强、民主”,城里人则更偏好“文明、和谐”,这样的灯笼让人们更感觉新风拂面,也让传统民俗焕发新姿。

        每年正月里,西府人走亲戚,舅舅要给外甥送灯笼,“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嘛!过去送灯笼,送的都是手工扎制的纸灯笼:最普通的是火红的金瓜灯笼,提上一对,让亲戚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造型别致的莲花灯笼、白菜灯笼、西瓜灯笼,挂在家中,更为庭院增色添彩;还有形象逼真的生肖灯笼,最受小孩子们的喜爱,拉着带有小木轮子的兔子灯笼、鸡娃灯笼在村子里转悠,那是怎样的一种自豪!举着金黄色的猴子灯笼,吊在上面的金箍棒随着走动左右摆动,更让不少孩童眼馋。可惜如今在西府各县区,这样的纸灯笼已经难觅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声光电产品,虽然新颖花哨,但却难脱工业制造的痕迹。如今的纸灯笼多为折叠式的,打开都是圆鼓鼓的大肚子,配上印有花鸟鱼龙、喜娃娃等图案的纸板,少了些生动形象的气息。只有那永远不变的圆筒形的“火罐灯笼”仍在流传,那是西府人正月十五插在先人坟头的灯笼,代表着对故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再看城市街道、公园广场等处,春节前夕,行道树上也缀满了小巧玲珑的纸灯笼,扮靓了市民的生活环境,营造了浓郁的年节喜庆氛围。

        正是这些随处可见的各式灯笼,让我们的春节更有中国味,更具传统气息,成为我们抹不去的文化印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纸灯笼 本故事由真事改编,由真人讲述。 作者: SN 讲述:Moto (黑暗永远隐藏在你的身边,别向后看!因...
    SN绿萝阅读 1,080评论 6 16
  • 晚饭后,和老公、儿子一起去散步,走在静谧的人行道上,抬头仰望着道路两旁悬挂着串串喜庆的大红灯笼。今年的灯笼真好看,...
    麦苗MaiMiao阅读 414评论 1 6
  • 时间就像飘落在人们手中的片片雪花,慢慢地融化过后,悄悄地顺着手指缝间就流失了。转瞬间,一个美好的节日__春节即将来...
    沐文书屋阅读 2,244评论 10 33
  • 印象元宵节 三、扎个灯笼过元宵 文/张守权 没有元宵的元宵夜里,最能将小孩子们的兴奋点提升起来的该是元宵夜...
    张守权阅读 890评论 1 4
  • 今年春节去乌镇玩了一圈。晚上在西栅,看到很多小朋友提的纸灯笼非常漂亮。老公说给大锤买一个吧,马上过“十五”了。20...
    陈面包阅读 1,624评论 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