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是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的经典作品,同时他也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和牛津大学教授,是当今仍在世的最著名、最直言不讳的无神论者和演化论拥护者之一。在本书中,作者用通俗的语言论证了“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基因的自私性通常会导致个体行为的自私性,但基因为了更有效地达到其自私的目的,也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滋长出有限的利他主义。
要了解自私的基因,首先要理解基因的概念。道金斯首先指出,自我利益的基本单位,既不是物种,也不是群体,严格说来甚至不是个体,而是遗传单位基因。他对基因的定义是:基因是染色体物质的任何一部分,它能够作为一个自然选择的单位对连续若干代起作用。遗传单位越短,它生存的时间可能就越长。
基因是自私的,同时也是机智的,但基因只能竭尽所能在事先部署好一切,为自身的自私和复制设定好程序脚本,而预见一切对基因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个人的主观意识反抗经过万年的基因设定好的程序前,个体首先要能反思出“自我的本能反应是否只是基因的提前设定”。
当个体拥有了对本能,对自我最初、最真实的感觉和反应拥有了怀疑和反思后,其主观意识在和基因的对战中便真正拥有了平起平坐的资格。由于这一切需要对自身的肉体和自我的意识彻底的反思怀疑,可想而知,其间必有一场痛苦的革命。从基因的角度看,我们要和穿越了数万年进化史的基因提前设定好的精确程序作斗争,没有一番“无我”的觉悟,一定不能真切的感受和认知基因。
然而在我看来,认识基因是了解基因的提前部署,从而反思自我,反思意识。是的,我们的基因可以驱使我们的行为自私,但我们却可以反击,并不必终生屈从。
道金斯在之后很大篇幅讨论了“进化稳定策略”。进化稳定策略概念的发明被道金斯称为是自达尔文以来进化理论上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凡是有利害冲突的地方都适用——这就是说几乎在一切情况下都适用。通过这个概念的演绎,道金斯得出:利他主义是出于基因的自私性。而进化稳定策略中最为稳定最泛用的策略,是一种叫做“针锋相对”的策略脚本。
其实这很好理解,外在环境的变化是不稳定的,任何一种进化稳定策略都有可能遇到无法生存的境地,但针锋相对的对抗环境和其他个体,能保证个体最符合“适者生存”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最古老的戏剧和最经典的故事都和“复仇”有关,之所以关于复仇的剧本都最为打动我们体内的某些不知名的感觉,怕也是基因的蓄意而为。
在最后一章节,道金斯提出了Meme(模因)的概念。Meme的概念超越了生命的有机实体,但也恰恰有类似的地方。正如基因的复制一样,最低级的Meme无疑是那些“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求转发的信息脚本;而高级的Meme则有自私的基因利他主义的特质:并不期待理解或者简单的存在,而是以一种更独立、更长久、更具有抗性的方式存在于时空之中。
虽然对于基因,时间是一个比存储空间更重要的限制因素,但Meme的囚徒困境和博弈论和基因的进化稳定策略并不一样,Meme的战争环境比基因更为复杂,Meme似乎也比基因更不怕个体的毁灭,因此想要获得最长久的胜利,或者说什么是最终的胜利,Meme和基因怕是还有很长的时间需要摸索,而个体在两者之间,需要的不是信仰,而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