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应该是我小时候太过可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所以我爷爷才会带我四处招摇!比如去他的弟弟或妹妹家串串门,听人夸我长得好看,嘻嘻!这个故事就是我爷爷带我去我姑婆家是我姑婆说的,不是跟我讲的,就是在爷爷跟大叔们抽烟唠嗑时,我混进了姑婆堆,没有烟味,那是姑婆生日所有儿子儿媳都回来了,媳妇们备菜,儿子们买酒买烟和烟花爆竹,而姑婆堆中都在夸姑婆有福气,我安静的拿糖吃,大白兔,奶甜中听着姑婆她们唠叨到了这个故事,姑婆说那是她刚生了老大不久在外面溜儿子时听的,故事开始,那时虽然改革还没开放,但战争的恐慌在这村里早以经熄灭,村里有两个大户,家中的孩子们从小就玩在一起,其中有一男一女年龄相差不大,家里人都觉得他们很登对,乐成好事,可惜男生有意,女生无心,因为女生喜欢上了县城的公子哥,那是他们上县城读书后,相对于这个一起长大的男生,县城的公子哥能带给她更多新鲜和惊喜,其实他们村离县城不远,走路一个来钟头就到了,但村里的大人们都觉得村里比县城安全,就算鬼子打来,也是先去县城抢才会上村子,所以村里的小孩很少去县城学习,但男孩家却愿意送男孩去县城学,女孩家觉得两个人不要分开,也让女孩同男孩一起去县城读书,结果却事得其反了吧,十五六岁时男生为了学业去了更大的县城,而女孩没有跟去,她跟着县城的公子哥在一起,后来也嫁给了这个公子哥,其实男生回来过,可惜女生已经嫁人了,故事应该从这才开始,几十年后,男孩变成了老头,儿子开车送他回来祭祖,所谓老了老了都想落叶归根吧,那时新中国成立也快四十年了吧,而女孩也已经变成了老太太,带着蹒跚孤独的身影往老屋走,老头瞅了很久都不敢相信,但心中还会想起的人就算现实变得面目全非了总有那份记忆吧,轻轻的唤了声:昭华妹子?老太像是没听见,或是没感觉,正下锁开门准备进屋,怎么说呢孤独久了的人就不会认为会有人来找自己,但老头却更加认定了,因为她开的门就是女孩的老屋,再加上年龄,于是马上走过去拍了拍老太的肩背,当老太转过头来四目相对,你是?老太问,好像熟悉又陌生的老脸,你是昭华妹子吧!老头面带答容内心肯定又问出的疑问句,陀螺呀,哈,大陀螺,老头急急的说,那是因为那时候没啥好玩的,玩陀螺应该是比较好玩的吧,因为那时女孩一直玩不过男孩,就生气叫他大陀螺,说他是陀螺精变的,奇生哥?老太怀疑的问了句,是,唉,是老哥哥我呀,看到老太想起来了,老头开心的一个劲的点头回应,老太倒像有点回了魂似的,立马把门推开连声到,快快进屋坐,然后自个先进屋往里屋走,端了个凳子出来让老头先坐,又进去像是要找什么出来招待老头似的,老头向着里头喊到,别忙和了,我不吃啥子,也顺着视线看了看这儿时玩闹过的老屋,几十年过去了自然以经破败不堪了,潮湿的地面,黑漆漆的,冷冰冰的,老太在里屋忙和了好一会,才端来一杯水,提了个脏脏破破的烂竹椅慢慢的走出来了,老头连忙起身接过老太的水,冰冰凉凉的,也冲淡了他们相遇的情怀,两人坐着自然就会问问相互的情况吧,也有四十多个年头没见了,唉,先说老太吧,怎么说呢老太嫁给了爱情,她心目中的男神,那个县城公子哥,怎么说呢,年轻时过得其实还是很不错的,而她娘家嘛也是村里的大户,自然不想让人看低女儿,陪嫁了不少值钱的嫁妆,但女生却被县城的风吹过,慢慢看不起村里的娘家人,加上改革开放后的打地主,女生娘家遭了祸,父亲没了她就更不敢回娘家了,虽然不远,反正应该是她娘家人也不受她夫家人待见,一来二往伤了心也就不跟她们家来往了,反正事事变迁,她母亲走后她娘家人也去了外地发展,没有人跟她联系了,就留了栋老屋在这里,而老头却发展的不错,那时候儿子能开车送他回家祭祖就说明了老头家肯定不差,当年他向外求学又在外工作,然后后来带动家里人也去了他那城市一起发展,所以打地主时没有伤害到他家人,反正除了老头二十岁时吧回家问过她,得知她嫁人后就再也没打听过她消息了!现今发现她过得如此,怎么说呢,心里肯定是悲凉的,心中有过的女孩嘛,老太呢跟那公子哥一共生了七个孩子,四个女儿,三个儿子,虽是县城,一样重男轻女,有句话叫同流合污,老太在这样的家久了也更重视儿子,本来像老太有七个子女,儿子们都还分配了工作,女儿们的家也还都行吧,每个子女每人给个几块钱,老太也过得也会不错呀,可是一直喂的不能断,而愿意给的伤了心,怎么说呢老太的大女儿没了,因此女儿们都恨上了她,是她硬把受到婆家伤害哭着回来的大女儿赶走的,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她大女儿是喝药走的,想想她大女儿,那时他们家早就不是啥有钱人家了,但却还有着富人家的个性吧,为了给她儿子取亲摆酒风光,把大女儿硬嫁给了那时比较强势的人家,女儿哭着跑回来后第一怕得罪那家人,不敢让她进门,还有就是那时大儿子一家是同她跟老头一起住的,另两儿子是住的他老头分配下来的房子,当然他大儿子也不愿多回来一个人,那房子已经算是他的了,而她其它女儿怕被她卖似的,都找得远远的婆家,没出大女儿那事前,女儿还会回来看看,买些东西给点钱,后来就不来了,提及她们姐姐的事就骂她!而她另两个儿子,一直对她有怨怼,因为觉得她和她老头偏心吧,除了只有他大哥娶亲风光外,还有就是老屋也是大哥的,住在一起不知道他大哥得了多少好东西,应该是啥好的应该都给了他大哥了吧,毕竟祖上可是富裕的,所以在老头走后呀,加上她腿脚不方便,也做不了什么事了,儿媳妇不想伺候,就被她大儿子赶到了这以前她的老家,口头说伺候了她和老头二三十年了,现在就剩她了,也该让两个享福几十年的弟弟接手了吧,反正人老被人嫌,加上自己一个尽的为儿子们付出,也是没落着半个子的存款,三个儿子都不养她,女儿们也找不到,她也找过儿子单位领导呀,镇上的干部协调,都没用,越找儿子对她这妈越狠,唉,说到这里,老太哭湿了手上的旧手帕,老头听了很气愤呀,拍着大腿说到,昭华呀,你怎么能过成这样的生活呀!唉!老哥哥得想法子帮帮你呀!唉!是呀,潮湿的不只有房子,还有老太床上的被子毯子,那漏风的窗户可以想像冬天时的寒冷,还有冷灶上还剩着中午老太吃剩下的一点米粉砣砣,老头问老太,今天上我那去住吧,这哪能住人呀,老太急摇头,老头呦不过,回去让儿子弄好饭菜,端到了老太这来吃还包了床新被和新毯过来,让儿子给铺好了,跟老太介绍儿子时说到,我这儿子呀,从小啥事我都让他干,让他懂得干活的辛苦,后来当过兵入过伍呀更是吃了不少苦,但好在更结实呀,哈哈!老哥你几个孩子呀,老太问,四个,三个小子,一个姑娘,宝贝得很,调教得了小子管不了姑娘呀,哈哈!快吃饭吧,等明天老哥哥给你想个法子,让你那些小子们惦记上你,我们也不知道还有几年好活,现在呀!就只要为我们自己打算打算就好啊!知道吧!老妹儿!感觉故事咋那么长呢,听时感觉半小时就听完了,明再写!
长篇故事,请按()中的数字顺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