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这种说法么:“听话的孩子没出息。”
很早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小孩子,非常优秀,是老师们公认的三好学生,也十分听话。与这个孩子同班的还有一个调皮的男生,最令老师头疼。
有一天,主人公去办公室时,无意中听到老师们议论自己,说自己这么听话,将来肯定没啥出息,反而是那个调皮的男生,将来说不定能干大事。
主人公很伤心,回到家闷闷不乐,后来在父母的帮助下解开了心结。
这个故事对我感触很深,为什么大人都叫我们“听话”,却又说听话的孩子没出息?
听话——夸奖的目的
“听话”大部分是作为一种夸奖存在的,而且通常是大对小,你很少听一个小辈夸一个长辈“听话”吧?
我觉得,这种夸奖,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夸奖。
亲爱的朋友,你想一想,在你最近一次得到“听话”这个称赞、或者夸别人“听话”的时候,是为什么呢?
要么是你的表现满足了别人的期待,要么是你对夸奖之人的乖巧表现感到满意。
一个小孩今天晚上好好地看书没有看电视玩手机,于是他得到了“听话”的夸奖;一个小朋友今天没有闹事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也能得到“听话”的夸奖。
如上文所言,夸奖是一种目的性的手段,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夸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对被夸奖人采取的行动。
因为“我”想让“你”安静一点,所以我在你安静下来的时候夸你“乖”,夸你“很听话”;但如果我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我就不会在你安静的时候夸你乖,反而,在你活泼好动的时候,我才夸你“听话”、夸你“懂事”。
看到了吗?有没有一种提线木偶的感觉?
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目的都是不好的,但至少这个目的是你个人的意志。
比如你看到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到大城市工作,你当然可以夸他,因为你觉得年轻人就要去外面闯荡一番;但如果你想着他无法陪伴老家的父母,你就不会夸他了,对吧?
说话时的夸奖,相当主观。
“听话”这个夸奖也是一样。
为了得到“听话”的夸奖,你不知不觉,都在“讨好”别人。
异类无罪
那要是你不听话呢?
当然是不夸你了,甚至“责骂”你。
如果夸奖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责骂也是这样。
你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不按我的标准来?为什么不像大家想的一样?
这些问题,无论如何,都不是你的问题,是别人提出的问题。
你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
其实有趣的逻辑也在这里:如果你不指望自己能用三言两语改变别人的想法,为什么要被别人的三言两语搅得心烦意乱?
对吧。
异类总是与众不同,不听话也是一样。
完全的听话是一种“顺从”,不听话可以被归类为“反抗”。
要想反抗,必有代价。
我在酒桌上看到一个小朋友,看到爸爸喝酒,就死活拦着不让爸爸喝。他爸爸的身体确实也不太适合喝很多酒,但是酒桌上,有些规矩你不得不守。
但小朋友会闹,酒友也会闹呀。看到小朋友阻止,酒友们也起哄起来,爸爸听谁的?爸爸也要面子的呀。
不过,这回可是小朋友更胜一筹。在小朋友近乎“无理取闹”的阻止中,爸爸只好无奈地放下了酒杯。有人要敬酒,小朋友也是替爸爸一概拦下。
肯定是没有人夸这个小朋友“听话”的,但是,他很好地保护了自己的父亲。
“听话”,有时候真像是一种枷锁:爸爸难道不知道喝酒对身体不好吗?但是为了应酬,为了社交,他不得不喝,这是大人间的“听话”、“守规矩”。
听话是一种本能
我常常在想,听话,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
小时候跌跌撞撞,啥也不懂,语言,是最容易的沟通方式。听别人的教导,自然也成了首选。
但有些东西,比如安全方面的,实在危险,不听话的小孩子,可能就会出现各种意外,活下来的孩子,更多会具备“听话”的潜质。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自然选择。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类信息的出现、自我意识的提升,“听话”已经不够用了。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他自立的过程。
自立也可以听话,但不是什么都要听别人的话了。
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这些,都不是“听话”能够带来的。
相对的,“不听话”可不是不讲道理,有道理的话,你为什么不听?只是在接受新的信息时,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什么都信,什么都当作真理。
做你自己,做好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