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职场获得发展,首先要认识到企业的客观环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企业本身的求生欲开始分析。
1.“赚钱”就是企业的第一“求生欲”
但凡在职场的,都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企业的“求生欲”,是什么?
企业的“求生欲”,会决定你老板的“求生欲”,最终也会决定你的求生姿势。而也只有搞清楚了求生的方向,才能搞清你的努力方向。
那么大多数企业的“求生欲”是什么?其实就是真真正正求生存了……
一个人出生以后,生存权就由法律保障,没有人可以剥夺。成年人即使活的再落魄,也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死”。
但是公司不一样,没有什么法律规定某家公司不能破产,公司可以“死掉”的,而且有很多种死法。
公司开始运营,每天老板睁开眼,一天的“成本”就开始了:员工的工资、场地的租金、上游的应结款项、折旧摊销的费用、各种主管部门来找事……为了覆盖这些成本,企业就必须有收入。用生活常识来看,开了一家公司,每天要花钱,为了公司能跑起来,就必须不停赚钱。
“赚钱”就是企业的第一“求生欲”。创业者就像逃命者,企业的运营成本是身后的追兵,跑得不够快,收入不增长,支出会慢慢掏空这家公司,最后公司就要完。这个求生欲会从公司的高层向下渗透,影响到你的老板,最终决定你的职场状态。
你在你的企业,能为企业的赚钱能力做出多少贡献?这会影响到你的生存状态。
2.“琢磨领导”是企业的第二“求生欲”
当一家企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收入初具规模,度过创业初期的艰难,就会有一部分精力腾出来,放在其他方面,饱暖思淫欲。
企业赚到钱以后,企业主就会想,我要用高薪招聘人才了。而这个时候公司就会出现一股新的风气,第一求生欲减弱,第二求生欲出现:琢磨领导。
很多人一谈到琢磨领导就会马上认为这样是不好的,但是我们要客观的认识到普遍的社会现象背后必然有其运行的规律。
越是大的企业,生产的分工越多、非生产的部门越多,这些部门里的员工往往不在市场一线,不像创业初期那样,每天需要和市场过招。于是,远离了前线,就容易内部板结化,形成自封闭的小团体。在这样的团体里,赚钱一旦不成为第一生存欲望,那团体里面权力最大的那个人,就会决定团体里面每一个人的生存状况。
在这样的环境下,琢磨领导就会成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这一点很多基层员工在认知上无法理解。基层员工每天要面对的往往就是繁重的工作,一项又一项执行任务。但是基层员工的领导思考的问题却是另一个层面:这些工作堆叠在一起,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一旦涉及到方向战略的问题,就是一个“各抒己见”的事情。在面对未来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其中有一个想法至关重要,就是“领导的想法”。一家企业其实也是一个权力机构,企业的领导者掌握了组织内的权力,这就决定了企业不同部门的资源分配、预算调度以后人力成本的划拨。
当企业的第一求生欲不再明显之后,第二求生欲策略往往会比第一求生欲策略获得更好的效果。
琢磨领导,根据琢磨结果提前开展工作,取得一定成果,领导的想法水落石出的时候,就像是赌局揭晓的时候,就是你的琢磨成功或者失败的时候,也是你的生存值增加或者扣减的时刻。
琢磨领导是一个关于人性的开发与利用的课题,而在这个层面,如果有人做得比其他人更好,那哪怕他本人在第一求生欲上差一点,仍然也不会太差的境遇。你会看到有些企业的中高层,即使自己业绩做的不是很好,但是仍然能获得晋升的重要原因。如果你在琢磨领导的方面能力比其他人要强,那随便把你扔到哪个行业,你都不会很差。
这就是销售行业里的一句话,如果你能搞定人,你就不用费心努力工作了。你的工作就是搞定人。
但是一般人没有机会在这方面获得训练,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都是引导我们在第一求生欲上狠下功夫,比如把专业学得更好,把本事练的更到位,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
但是却不知道,如果你在琢磨领导方面下了一些功夫,又把赚钱的本事做的更好,你获得成长的机会,其实大得多。
所以如果要说职场晋升的话题,就是看你在企业第一求生欲和第二求生欲上的表现如何了。
不过反过来看也很有意思:你开了一家企业,兄弟们一起求生存,最后真正开始赚钱了,就会有一帮专门精通“琢磨领导”的人出现在你的企业里。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在下一篇文章给出我的理解。欢迎在评论里和我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