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收走劳动合同不给你?其实《劳动合同法》早有规定,看完就能反击

前两天看到一个案例,员工小张应聘到南方一家模具厂做技术工人,双方签订了1 份劳动合同,约定薪资每月 8000 元。面试时说厂子包吃包住,上班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有可能是白班,有可能还会有夜班。但这些小张说合同里都没有写,而且双方也没有约定社会保险缴纳事项。当时,签完合同之后,仅有的一份劳动合同在公司老板那里,单位也没有给小张返回合同文本,现在,双方工作期间发生了一些工作矛盾,小张问他该怎么办?

案例解析:在劳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劳动合同期限、工作时间、社会保险等都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而本案例中签订的劳动合同并没有载明,而且合同只有一份,违反法律规定。如果由此给小张造成的权益损害,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81 条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劳动合同法》第81 条,看似 “细节条款”,实则 “权益基石”。

这条规定聚焦两个核心场景:合同内容不能“缺斤少两”(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不全)和签了合同 “藏着不给”(未交付劳动者),看似是 “合同管理细节”,实则是劳动者维权的 “基础防线”—— 毕竟,连合同都拿不到、条款都看不清,何谈后续的工资、社保、解约补偿等权益?

二、拆解《劳动合同法》第81 条:常见的两种违法情形和法律后果。

违法情形一: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缺失”。

不是所有合同条款都“必须写”,但《劳动合同法》第 17 条明确了 9 项 “必备条款”,少一项都算违法(对应第 81 条 “未载明必备条款”)。

第一、是用人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比如公司只写“XX 科技公司”,不写具体地址和法人,后续维权员工找不到用工主体办公地)。

第二、是劳动者姓名、身份证号、住址(避免“冒名签合同” 纠纷)。

第三、是劳动合同期限(固定期限/ 无固定期限 /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不写清楚合同期限就是 “无期限合同” 吗?No,当然不是。

第四、是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这一项最容易踩坑!比如只写“市场专员” 不写具体工作内容,或 “工作地点:全国” 这种模糊表述,后续公司随意调岗就没依据约束。

第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没写清楚。员工是否双休、每天工作几小时,不写清楚可能被“996” 员工还没证据。

第六、不写劳动报酬。员工月薪多少、发薪日、加班费计算基数,不写清楚公司可能会随意降薪。

第七、社会保险没写清楚。社保必须写,只写一张“自愿放弃社保” 承诺书无效。

第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没写清楚。比如高空作业不写防护措施,出事公司负全责。

第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如试用期、培训、保密协议、竞业协议等)。

举个例子:小明入职某公司,合同只写“月薪面议”,没明确具体金额,发工资时公司说 “面议就是 5000”,但小明以为是 8000—— 这就属于 “劳动报酬条款缺失”,小明可依据第 81 条要求公司补正合同,若因工资纠纷造成损失(如房贷逾期),还能索赔。

违法情形二:双方签了劳动合同但公司却不返给劳动者。

很多公司签合同时“一式两份,签完全收走”,理由是 “公司统一保管”—— 这是典型的第 81 条违法案例!法律明确要求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公司必须在签字盖章后立即返还给劳动者一份劳动合同。

三、为什么“不返还劳动合同” 危害很大?

第一、劳动者手里没合同,发生纠纷时难以证明劳动关系(比如公司否认雇佣过你),所有事情还得确认劳动关系之后才能维权。

第二、公司可能还会偷偷修改合同条款。比如骗你签的是空白合同,事后补填“月薪 3000”。员工维权时缺乏直接证据,仲裁 / 诉讼会更被动。说没合同单位有你没法主张二倍工资,说有合同,不在员工手上,员工无法证明劳动关系。

第三、员工如何应对这种单位呢?建议碰到这种单位,在与单位签合同时全程录音录像,以证明公司收走两份合同的事实,或要求公司当场给你一份,若公司拒绝,可当场拨打电话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四、企业违反81 条的法律后果:有关部门会采取 “责令改正”+“赔偿损害” 双管齐下措施。

第一步:责令改正:劳动行政部门(如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发现公司违法后,会向单位发书面通知,要求公司15 日内补全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并向员工交付合同文本。

第二步:赔偿损害:若因公司违法导致劳动者损失(比如没合同无法证明工资标准,少发工资;或没社保条款导致无法报销医疗费),劳动者在仲裁时可要求公司赔偿实际损失,但员工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该损失与违法有直接因果关系。

五、遇到以上情况,劳动者可以3 步维权。

1、留证据,固定违法事实。

若合同条款缺失:保留签过的合同(哪怕只有照片也行)、工资条(证明实际工资)、聊天记录(与HR 和领导沟通合同内容的记录)。

若未收到合同:保存签合同的视频/ 照片、向 HR 索要合同的聊天记录(如 “合同什么时候给我?” 对方回复 “公司统一保管” 即可证明)。

2、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拨打12333 热线,或直接去公司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提交相关材料 —— 监察部门会责令公司 15 日内改正(补条款、给合同),处理效率比仲裁快。监察人员处理不给力时还可以向督查部门投诉。

3、索赔损失。若因公司违法造成损失(如少发工资、医疗费无法报销),可在投诉同时要求赔偿,或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损失证明,如工资流水差额、医疗票据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