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王老吉打出广告“怕上火,喝王老吉”,6年时间,成功超越可口可乐,销售额从1个亿达到120亿。
13年前,东阿阿胶重新制定策略,打出“滋补三大宝”的口号,5年时间,公司市值从20亿增长到300亿。
这两个典型,他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原因是什么?
本书作者特劳特告诉我们,是定位。
王老吉从“百年凉茶”重新定位为“降火圣品”,东阿阿胶从“千年药材”重新定位为“滋补圣品”,正是因为重新精准的定位,才让他们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那么,如今的社会,定位到底是什么?
定位,定的是你客户的潜在心智。抢先占据客户的潜在心智,夺取用户的心智资源,这就是定位的定义。
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之处在于,他深刻指出了,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存在的根本柱石,也是历史第一推动力。而时代发展到现在,是由三次生产力革命推动的。
第一次生产力革命,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因为这本书,第一次将复杂的工艺,解构为简单的零部件后再组装,使得人类精密制造流程化,极大的降低了复杂工艺的门槛,大幅提升了体力工作者的生产力。从而掀起了人类工作史上的第一次生产力革命。
第二次生产力革命,是德鲁克的《管理》
知识社会的到来,使得大量知识精英喷涌而出,管理的概念,使社会能够容纳巨大的知识群体,并让他们在组织内部,高效创造价值。因此,科学有效的管理,大幅提升了组织的生产力。这是第二次生产力革命。
第三次生产力革命,就是特劳特的“定位”
知识社会,带来信息爆炸,使得本来就极其有限的顾客心智,更加拥挤不堪。哈佛心理学博士米勒研究表示,顾客心智中,最多只能为每个品类,留下七个品牌空间,而特劳特定位理论中的“二元法则”指出,现在只能容下2个品牌的心智空间。
为什么大家留给品牌的心智空间,越来越少?
因为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媒体陡然暴增,紧接着产品以及广告暴增,导致传播渠道堵塞。当下社会的传播过度,导致大家在品牌的选择上,越来越艰难。所以,留给品牌的心智空间,自然越来越少。
而应对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最好的方法就是传播极度简化的信息,因为这个正符合大众当下极度简化心智的要求。
如何才能做到极度简化信息,且又能在顾客心智资源中胜出呢?
那就是精准定位。
以上是企业的精准定位,使得他们在极短时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对于个人来说,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我人说,要把自己当作一个队伍去对待,其实这种说法,未免有点小家子气,我们应该把自己当作一个企业,去经营。去打造自己的品牌,去磨练自己的产品。
从个人成长来说,大部分人的成长途径是依照“术——法——道”的单一方向进行的。也就是从单一技能的积累,去构建底层逻辑的知识框架,然后逐渐摸索到一整套方法,然后认为自然而然就能走上正确的道路。
这也符合我们大部分人的认知,但其实,这种方法的难度非常大。相信立过志向的人,都有过类似经历。打鸡血状态——持续学习状态——疲软状态——放弃状态,然后经历过几次循环往复,就基本放弃了。
所以,大部分人一开始确实是在努力的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到由于成效慢,缺乏反馈和激励机制,知识体系还没成形,就已经放弃了。或者说,大部分人,在自己尝到知识体系带来的甜头之前,就已经放弃了在这个体系内的深耕行为。
那么,如何能够打破这种怪圈,让自己更快速的精进呢?
答案就在定位里。
从“道——法——术”的方向,去精进自己。
首先找到你的定位,在这个精准领域内,去做到最佳。
当然,如果你能够在这种方向里精进,那么其实在很多时候,你已经成功不少了。所以,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找到这个精准领域的人,让别人带着你快速在这个领域内快速成长。然后通过不断的去接触这个领域的大拿,提升自己的法,最终落实到术的层面。
到这个时候你要问了,我怎么去找到那些精准领域的人呢?
这就是如今网络平台的好处了,不要去看免费的东西,去付费,因为有价值的东西,收费很正常,能做到收费,别人自有体系。
有的人说,我报了很多课程,但是还是收效甚微,怎么回事呢?
这个时候,你需要回头看看你的到“道”,有没有很明确的确立。比如你想进行新媒体写作,它的一般方向就是这样:
1.学习咪蒙等,做大流量广告,让你的每篇文章自带广告,吸引大量群体。这个你能做吗,很明显难度太大,尤其是在如今强者恒强的时代,公众号等媒体已经很难让你一个新手公众号,做到这种大流量了。
2.写深度行业的评论人,这个需要相关行业多年的从业经历,很明显,能做的只是少部分人。
3.写一些比较打动人,走心的文字,吸引同频人的打赏,这个可以做到,到肯定不稳定。
4.给品牌做内容创作,让他们找你约稿。这个也是在积累了一定量的粉丝数之后,才能实现,不容易,但相对可实现。
5.写小说连载,门槛较高。
这几个“道”,你要认清了,你就能少走很多弯路,尽早确定自己深耕的方向,对你来说,非常有帮助。
最后用一段话来作结束语:
有些人逐渐意识到自己前途迷茫,于是他们会更加努力,期待用更加长时间的艰苦工作和投入,去打开局面。其实,这种做法,才是导致我们时间精力付出了,却最终收效甚微的原因所在。
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