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旧时光影子,新时代先驱

这两天春游去了偷懒没写出什么东西,上海两日。魔都其实很多人很熟悉。记得些故事所以记点故事。

(一)

我们刚到魔都的时候去了豫园,也就是城隍庙。比城隍庙小吃还多的是游客。队伍最长的是南翔小笼包,怎么说呢,队伍长到有点恐怖,好吃程度却没跟上。

后来我们果断放弃了小笼包,看到另外一家素菜包子铺,门口排了几个上海阿姨。前后阿姨们往往十个十五个一起买,我们一人买了一个香菇菜包,显得有点仓促。但是素包子真的对得起这么多上海阿姨们捧场,无论面还是馅,都是最好吃的素包子,一口咬进去的时候感觉包子皮的口感就特别不一样,带一点糯的口感,里面菜香味溢出来的时候,已经忍不住要吃完了。

另一件关于上海叔姨的事情。是我和另一个姑娘路过人民广场的时候绕到NB专卖店里去了。服务员有点凶的样子,但也拦不住人多。我看见年纪大上海叔叔阿姨也在这里买鞋子,一口气买好几双给自己款式和颜色也很挑。

上海长辈们也很懂得过生活的样子,东西好吃就排队去买,衣服怎么穿时尚也去试着怎么穿。当然大约不是所有上海人都这样,但始终不委屈自己,大约是种了不起的生活态度。

(二)

从豫园出来的时候我们去了外滩。建筑真的是最诱人的建筑,就好像是时光是在这里分割的,一面是旧时光的影子,另一面是新时代的先驱。

我们走累了在星爸爸门口坐着的时候,几个漂亮的老外也在门口晒太阳。然后路过了一个小伙子,突然走向那几个老外姑娘。我还在想居然有人向老外问路一定是智商欠费,后来发现他原来是求合照去的,而且形式是左拥右抱。老外姑娘是很豪爽的,分分钟答应他了。

所以说,“hey,you are beautiful”这样就足够搭讪。

小伙子拍完照向姑娘们致谢以后就快步走掉了,只有我还看着他好像很厉害的背影。

(三)

另外一边年纪好像很大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带着孙子在石凳上晒太阳。孙子还很小,咿咿呀呀什么话还不会说,边上的人冲他笑他就死盯着那人看,不哭也不闹的。爷爷和奶奶看起来感情很好的样子,孙子在他们中间淘气的时候动来动去也没能影响他们自己聊天。

(四)

我们晚上住的地方离市区很远。在浦东机场的边上,夜晚的时候我们躺在床上听着那些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声音。

周边的街道都是很旧的街道。和城里面的光影相比这里好像显得很窘迫。我们打电话去问有没有wifi的时候老板娘很酷炫地说没有以后直接挂掉了电话。

在这么拥挤的城市里面她的确不怕没有入住的顾客,她看起来很了不起的样子是因为她当真有这样的资本。

(五)

上海真是个寸土寸金感觉很挤的城市。一抬头去看全都是不一样的高高低低的建筑,高架交错看起来既和谐又不和谐,夜晚城市的灯光好像要宣告整个世界的光明。魔都的白天才是沉睡,夜晚才会苏醒,成为世间睁大了的眼睛。

魔都之所以成为魔都,大约就是因为这个城市的魔性。它把时代的优越感和历史的沧桑感都发挥到极致,它用那些光那些人群和那些车流,作为自己运作的激情和背景。那些窒息和压抑,只是魔性背后的副产品;反复缭绕的上海城市灵魂的本质,大约是繁华尽头的繁华,光明尽头的光明。

它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都高傲地伫立在那里。这个甜蜜又孤独的城市又怎么会有心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13岁就开始写诗,和一些乱七八糟的小短文。当我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下自己的诗的时,我写的文字就和...
    杨尼美阅读 595评论 0 6
  •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中国较早的通商口岸,在20世纪30年代初素有“东方巴黎”之称。个人比较喜欢上海外滩的建筑风格。...
    一只大星星阅读 1,502评论 1 29
  • 姓名:陆振村~公司:浙江均泰建设有限公司 【日精进打卡第53天】 【知~学习】 《六项精进》大纲1遍 共66遍 《...
    陆振村阅读 315评论 0 0
  • 为音乐而死 玩乐队的痴迷人大抵都有过为音乐而死的想法。满怀希望,豪气冲天,认定可以为之奋斗终生。几年下来,绝大多数...
    引力空间阅读 244评论 0 2
  • 去年冬天,也是快过年的时候,我到上海去找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叫小周,因为去年一年很多事情找小周帮忙,也没个谢,就趁着...
    胸毛警长阅读 200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