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上一篇
101
说完沈壁元就站起身,换了一套茶服,净了手,端来茶盘。木质的茶盘上摆满了许多林陌风他们不怎么熟悉的东西,这两个年轻人就开始问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沈壁元便开始一一讲解。
茶道六君子,茶匙、茶针、茶漏、茶夹、茶则、茶筒。
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匙:又称「茶勺 」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
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则:又称茶拨,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 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则。也可配合茶匙,拨弄茶叶进入茶壶使用,故名茶拨。
茶夹:又称「茶铲」茶夹功用与茶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茶针(茶通):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道六君子材质通常为竹木,竹制品气质清雅,木制品质感纯然,与茶香墨香相得益彰。
其他茶道配件:茶盘、茶席、茶巾、茶宠、茶垫、养壶笔、茶滤网。
不过,许多的东西都是为了增加茶道的观赏性的,东西准备齐全的话就会很美。穿了茶服的沈壁元不再是严肃西装的那般冷峻,给人一种飘逸之感。
102
零零碎碎的讲完,就开始说起来今天要泡的茶,碧螺春。要说这碧螺春,是中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
姑且不说这来历,但是,此茶香味很浓,却是很受人喜爱的。沈家老爷子,也就是沈壁元的父亲,沈曼殊,就很喜欢,为了讨父亲欢心,他特地学了此茶的茶道。
见两个小子不再问,便开始了焚香通灵,中国人认为,“茶需静品,香能通灵”,故而在品茶之前,大多会焚上一炉香,似的心境空明,然后方能去品味碧螺春之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味道。袅袅青烟直上,众人都似乎忘记了烦恼,都放松了下来。
然后开始涤器,说的文雅一些叫做“仙子沐浴”,今天的茶具是汝窑的,青色的茶具在热水之中,的确很符合这句雅称。有传说称此道工序是为了表示泡茶之人对于品茶之人的尊敬,不过私以为,涤器会似的茶杯和茶壶被热气浸润,泡茶的时候,茶香更能散发。
涤器过后,打开热水的水壶,把水凉一下,此称之为“玉壶含烟”。这个就相对来说更实际一些,因为碧螺春的冲泡,水温不能够过高,只能是大约80度的水,故而洗了茶杯之后,敞开壶盖,壶中热气上升,却从壶口溢出,才因此得名。
水温差不多的时候,取出茶叶罐里的茶,用茶匙或者茶荷盛放,围着的众人都伸头去看,碧螺春有“四绝”——“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生产一斤特级碧螺春约需采摘七万个嫩芽,你看它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多像民间故事中娇巧可爱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这是赏茶。不过跟人觉得,可以自己拈起来一些,仔细观察。
103
茶杯茶壶都已经洗过,茶叶也已经赏了,接下来便是冲泡了。拎起热水壶,向着壶中注入热水,手的起落悠扬,茶水在壶中慢慢上升,令人想起了“巴山夜雨涨秋池”,所以,此一道,称为“雨涨秋池”。
注水之后,投茶,即用茶导将茶荷或者茶匙里的碧螺春依次拨到已冲了水的青色的茶壶中去。满身披毫、银白隐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后即向下沉,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翻飞,煞是好看。虽说在青色的茶壶里,没有大一些的玻璃杯那么直观,却还是让人不小心震撼了一下,这叫做“飞雪沉江”。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茶叶入水,壶中的水以肉眼看得见的速度,和茶叶融为一体,水变成了碧绿色,“春染碧水”,生气十足。沈壁元用茶漏隔着,把泡好的茶倒入另外一个无盖的茶壶,以便给众人敬茶。待各人的茶杯中都注入茶水,他坐下来,自顾自的用食指和大拇指端起自己的茶杯,眯起眼睛开始闻香,见老者和沈彦卿的妈妈都已经先一步迷醉茶香中,林陌风和文可东也模仿了起来。碧绿的茶芽,碧绿的茶水,在壶中如绿云翻滚,入杯之后,氤氲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袭人。这道程序是闻香。也叫“绿云飘香”。
因为饮碧螺春应趁热连续细品。头一口如尝玄玉之膏,云华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汤味鲜雅。这叫“初尝玉液”。品第二口茶是再啜琼浆。二啜感到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醇,并开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满口生津。第三品,也叫三品醍醐。醍醐直释是奶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来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时,我们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气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机,在品人生的百味。
沈曼殊、沈壁元和云如画品茶都一脸的入定,只有这两个年轻人几口喝完了,眼巴巴的看着沈壁元。盼望沈壁元给他们续杯,这一情景就容易让人想到《红楼梦》里贾宝玉问妙玉要再来一杯的场景了,妙玉说道,“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104
古人讲茶要静品、茶要慢品、茶要细品,唐代诗人卢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后写下了传颂千古的《茶歌》,他说:“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品了三口茶之后,他们也不讲究妙玉姑娘的皆可与否,沈曼卿发话可以自斟自饮,静心去体会七碗茶之后:“清风生两腋,飘然几欲仙。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的绝妙感受。
在茶喝了一整壶水后,厨房的人走过来说饭菜已经备好,可以用餐。一般人,是不会饭前饮茶的,只是这一群人都沉浸在那可以通往天宫的惊吓之中,需要镇定一下心魂,在沈壁元的一番行云流水的泡茶之后,众人的心,也都安静了许多。
“我去洗茶杯吧,”云如画站了起来,“你们先聊一会儿,等一会儿再吃饭,不然有些伤胃”。
“嗯,还是如画孝顺,”老者捻了一下胡子,“你们都坐着闭目养神,等如画回来后再吃饭。”
“爸,我跟如画一起去吧。”沈壁元赶紧站了起来,自己的媳妇儿自己疼,茶具都用过,一个一个洗很费力气的。
“去吧去吧,”乐呵呵的挥手赶走了儿子。
“小子,你过来,”指着文可东,严肃起来,“我有话对你说。”自顾自的往书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