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接到一个咨询:
现在大城市工作,就是春节不想回家,一回家就要被家里父母、亲戚问谈对象没有,一大把介绍相亲的事情就来了,如何躲过这道坎呢?
01
去年大年初三,按照现在中国人的习惯,我们全家出动,启动出游模式。因为这次全家出游计划已经在春节前已经任务达成,于是我们选择市内游,全家去老家新建成的博物馆。
我很喜欢逛博物馆和各种展览,这是我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最喜欢的生活方式之一,那些远古和现代的东西,总能让我驻足观看,不愿离去。
当全家人都已经出来而我是最后一个出来时,恍惚中,我突然想起十多年前相亲的场景。
当时我刚来上海不久,长辈听说我还单身,于是介绍了一个女孩。我和她约在上海博物馆见面。
第一次相亲的过程我依然记得,这位女孩不是很喜欢逛博物馆,我们边走边看,她急着想离开,我倒是很有兴趣观看,虽然我们几乎同时出来,但是她早已没有兴致,于是我们就此话别。
02
之所以相亲介绍对象不靠谱,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三观要合挺难的。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靠外力而不是内因。
中国自古有个习俗,能做一次媒人,促成一桩姻缘是一份功德。
因此,特别是乡里乡亲很热心做媒人,希望能够在牵红线上牵线搭桥。
原本这确实是在做好事,但大部分做媒的人曲解了“牵线搭桥”的重点在牵和搭,至于最后能不能成,不在于媒人而在于双方。
于是,长辈看年轻人迟迟没有恋爱甚至结婚的迹象,于是主动出马找媒人帮忙。媒人介绍双方,内心想要成人之美、一次性成功。
但对于会面的两个人来说,结婚是一辈子的事,也许一次见面能够互相留下较好的印象,但后续如何,还得靠两个人后来的交往。
二是相亲匹配的概率低于自由恋爱。
当一个人在给别人做媒时,其依据的标准基本都是外在的。双方的年龄、身高、工作和家庭条件是否匹配,却无法考虑两人有无共同语言。这和公司招聘职员完全是两回事。
三是相亲的做法源于中国人古代的传统。
以前的中国信息闭塞,中国人又是一个熟人社会极重的,所以自古以来媒人、中介等都是生意甚好的角色。
反过来,西方国家的人喜欢开派对,大家围坐在一起,简单准备点吃的和喝的,一场party数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他们也喜欢分几场,比如家里聚会太晚怕影响邻居,就改成外出到酒吧继续嗨),总归能认识几个朋友。
总的来说,要躲过相亲这道坎,还是得靠自己尽快解决单身问题,不要等着旁人来催促。而择偶的标准就是两个人能够一起吃、一起玩、一起聊、一起睡。
03
首先,你得自己走出来,不要做工作狂,或者是宅男宅女。
对于就在自己的城市工作生活的人,成年工作后不建议在家居住,只有当你独自在租房居住时,你才有一种要撑起这个“家”的感觉。
如果是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谁都希望住家离公司近点。毕竟可以多睡会儿,晚上回家也方便。以往我也此观点,但现在看年轻人应该选择一个住处离公司不远也不近的地方更好。
当你离办公室就几步路时,你可能会喜欢呆在办公室,哪怕下班后。公司有食堂、有空调、有电脑、有网络,不要太舒服。因为就在公司附近,你也不用急着赶回家,即使回到家了,周围的一切还是那么的熟悉,你也没有动力再次出门走走逛逛。
最近几年,因为滴滴打车、共享单车和地铁的便利,再加上糟糕的交通状况,我早已放弃开车通勤的意愿。但在地铁+共享单车的过程中,我倒是收获了很多以前难以想象的乐趣,比如阅读、看碟、冥想、锻炼,以及观察匆忙赶路的职场人、学生,打扫卫生的大叔阿姨,更加接地气。
公司到家两点一线的生活,以及开车出门,容易让我们只关注到自己,却忽视他人。没有大量与工作场景外人的接触,如何从中发现自己的对象。
其次,你得有一个爱好,并通过爱好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从里面筛选自己喜欢的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部分人其实是不喜欢工作的,在摆脱工作束缚的情况下,追随自己所喜好的东西,一点都不需要外力的督促。
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很容易爱上自己喜欢的人,从与你有同样爱好的人当中选出理想的伴侣,自然是水到渠成。
最后,一起经历一次旅行。
对于爱的人,我们也容易被表现迷惑,也更愿意向对方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掩盖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虽然时间是检验真理的良药,但你总不能拿一辈子的幸福来求取。如果有合适的人,相约经历一次旅行是个考验对方的不错选择。虽然只是数天短暂的旅行,但你们需要在一起共同作出不少决策,去哪里、吃什么、买什么、玩什么,都得你俩商量着来。
我经常讲一句话:你如何过一天,就是如何过一年。这趟旅行的数日,便是你真正熟悉和了解对方的机会。
与其让与自己的幸福毫不相干的媒人来决定你的另一半,还不如主动争取属于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