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材中往往会有一些名著节选作为课文,教师在教学这些课文时,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把它放在整本书中去理解分析教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下面就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的课文《端午日》为例谈谈如何站在整本书的高度教学名著节选。
《端午日》是作家沈从文小说《边城》的节选。把《端午日》从整本书中抽离出来,内容相对独立,学生也不难理解文意。文章主要写茶峒城端午日赛龙舟、捉鸭子的场景,从而表现边城民风的淳朴、军民的热情。但如果仅仅是这样的理解明显是不够深入全面的。作为一部中篇小说,作家为什么要花较多的笔墨来写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这些场景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表现主题有哪些作用?在教学时可以先大致跟学生讲一讲《边城》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然后从上述三个方面来探究《端午日》的作用。
塑造人物方面:《边城》的主人公是一个叫翠翠的女孩,身世悲苦,活泼灵秀、心地善良。优秀的作品不仅会塑造好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会揭示人物形象的成因。小说这样形容翠翠:“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这段话既描画了翠翠的外貌,同时也告诉我们翠翠的外貌是和她成长的环境分不开的,不管是黑黑的皮肤,还是清明如水晶的眸子,都是自然长养的结果。翠翠的性格除了长养她的自然外,她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深深地影响着她,《端午日》中划船的小伙子们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却并不特别在意个人的输赢奖励。文中这样写道:“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绸,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在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示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这竞赛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比赛,“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说明比赛没有严格的终点线,奖品也并不丰厚,也不管是哪一人拿着,只为显示出“合作的光荣”,增加了节日欢乐热闹的气氛。茶峒城里万人空巷看龙舟竞渡,也不是要看哪一组得了第一,(因为小说压根儿没写哪组得了第一),也只为感受这份节日的欢乐和热闹。所以《端午日》所展现的淳朴民风,不仅仅体现在祖父、顺顺、傩送、天保这些主要人物身上,而是有着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这恰恰就是翠翠性格形成的深层原因。在这样的小城里长大,要不善良也很难吧。据沈从文的学生汪曾琪回忆,沈从文在大学教书时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去写”。所以作家应该不会纯粹只是为了写端午日而写端午日,他的笔触始终没有离开主人公翠翠。
推动情节方面:因为这年的端午节,让翠翠回忆起了两年前的端午节。爷爷是管渡船的,找人作了替手,陪翠翠去看龙舟赛。后来爷爷回去,让那个替手也来热闹一回。不料那人喝醉了酒,爷爷出于责任不便离开渡口。翠翠眼看天快黑了也不见爷爷踪影,心里很着急,恰好此时,捉鸭子的活动也近尾声,傩送抓到了最后一只肥鸭,在长潭边遇到了急着找爷爷的翠翠。自此翠翠和傩送的情感故事拉开了序幕,而且在接下来的两个端午日中,翠翠见到了傩送的哥哥天保,傩送的父亲顺顺,翠翠和兄弟俩的情感纠葛也渐渐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端午日”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现主题方面:沈从文在《〈边城〉题记》中写道:“对于农人与士兵,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的一切作品中,随处可以看到。”所以如果认为《端午日》只是为表现民风的淳朴,那么理解未免太过肤浅。课文中不管是“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还是为了“与民同乐”,把“长颈大雄鸭”放入河中的“戍军长官”,作家对他们的刻画都非常简洁朴素,但仔细品读,这些没有任何名字的群像,恰好融进了作家深沉的爱。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牛皋水擒杨幺时也是水战擂鼓。”作家由龙舟竞赛联想到战争场面,固然一方面是其场面的激烈热闹非常相似,另一方面由贫民百姓联想到“梁红玉”、“牛皋”这两个抗金名将,其实也包含了作家对农民士兵深沉的爱与赞美。沈从文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后隐藏的热情却忽略了。”所以我们要全面理解小说的主题,必须要结合整篇小说甚至小说的序言也不能放过。
总之,名著节选的教学不可和整本书割裂开来,可以以点带面,循循善诱引领学生读懂课文,读透课文,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学生也会因此产生阅读整本书的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