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年级成绩下滑,如何避开这个坑?
很多小学家长说,孩子在一二年级成绩很好,可是到了三年级突然下降得很厉害,这是怎么回事?这个现象俗称“三年级现象”。李老师说,三年级的确是个分水岭,一个班的孩子一般在这个时候,成绩绩好的会越来越好,成绩差的会越来越差。出现这个现象是什么原因呢?
李老师先从试卷的分数构成变化讲起。他说,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很多的考试中能得高分,有时候一个班里有好几个孩子都能得双百分,原因是一二年级学的内容少,考题也是以基础知识为主,题目比较简单,很多孩子也许在家或者学前班学习过这些内容,所以考试的时候这部分内容难不倒孩子。唯一比较难一些的是看图写话,但是这道题分值较低,只占10分,能够写出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就算达标了。所以如果孩子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又有基本的表达能力,那么得100 分并不是难事。
但到了三年级,基础知识的量和难度会有所提升,而且作文一下子提高到了 30 分。比如,写古诗词,也不再像一二年级时那样写出上一句让你接下一句,而是增加了应用性。这个时候不光是基础知识要扎实,还要开动脑筋想问题,不是背会、记住就能应付得了的,还需要孩子调动自己的理解能力,所以很多孩子在这一块就不容易得高分了。
30 分的作文题要求也会相应地提高,不会像一二年级那样写两句话就万事大吉了。三年级开始强调每句话之间的联系,要有条理,要连贯,还要层次分明。一般来说,这时候作文想得高分就不太容易了。
当然,这些都是表象原因,李老师认为孩子出现“三年级现象”的深层原因是,孩子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不能跟上预设的进度。到了小学三年级,课文的长度一下子增加了,而且学习的时长还是那么多,如果孩子在一二年级没有掌握识字、写字的能力,没有打好阅读的基础,那么到了三年级本该让这些蓄势已久的能力发挥作用的时候,孩子认字还有困难,阅读也很慢,孩子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识字、阅读,这就从根本上拉了后腿。
所以这个“三年级现象”其实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日积月累的,是孩子有些方面的能力没有发展起来的表现,到了三年级内容的难度上来之后就显示出来了。
三年级的内容实际上增加了两个难度。第一,识字。到了三年级识字不再作为重点了,老师不会在课堂上投入很多时间让孩子认字、写字,孩子要靠自主学习去识字。如果孩子没有掌握一整套识字的方法,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认、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忆,那是很浪费时间的。小学中年级段的学习,大部分时间应当分配给阅读理解和习作表达。这个时候,只会死记硬背的孩子劣势马上就显露出来了,表现出成绩下降的现象。
第二,三年级的内容还增加了知识的运用,这个对很多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到了三年级,100 分的试卷中基础知识只占 30 分,其余 70 分都是需要灵活运用的题目。也就是说,靠记忆的内容原来是 90 分,现在是 30 分,你记得再好,也只能拿30 分,另外的 70 分得阅读好、习作好才能拿到。这个过程综合性越来越强,挑战越来越大,量也是逐步增加,考察的重点也从孩子的记忆力转变成了综合能力的应用。
所以,家长还是要清晰地认识“三年级现象”。三年级学习的挑战加大,试卷构成也相应地变化,出现成绩相对一二年级下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孩子学习能力没有问题、很快能跟上来,就不用担心;如果孩子明显出现学习吃力、成绩持续下降,就得从识字、阅读等综合能力上找原因了。
说到底,一定要注意,抓好孩子一二年级的学习,不要错过这两年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
6.陪写作业气到心梗,这样的罪能不受吗?
现在,陪孩子写作业成了困扰很多爸爸妈妈的问题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甚至有辅导孩子作业得心梗的。陪写作业的家长真的是太难了!
那么,孩子写作业怎么就这么难呢?
在这个问题展开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讲一讲我自己的经历。我的学习习惯基本上是在小学的低年级段培养起来的。小时候我的妈妈对我的学习盯得很紧,一直到三年级,她都陪伴我读书、写作业,每一项作业都会认真检查,甚至如果一篇作文写得不好,都会让我推倒重来重新写同,直到我能够自觉地写作业学习了,我妈妈才渐渐地放手。事实证明,这样先紧后松的培养是非常高效的,因为小学中高年级之后,我基本上就已经建立起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从此以后,我的妈妈再也没有为我的学习操过心。
李老师的观点和我的经历一致,那就是上了小学之后,父母首先要帮助孩子解决掉一个问题:那就是建立孩子语文学习的习惯。尤其是刚刚上了小学的孩子,家长不能把孩子交给老师后就撒手不管了,一定要帮助孩子先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孩子才能自觉地展开以后的语文学习。
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觉学习的习惯呢?有三点非常重要:第一,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二,协助孩子在生活中找到学习的感觉;第三,建立良好的学习型家庭氛围。
李老师说,自觉学习的重点首先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种独立能力首先要在生活中培养,而且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现在的家长都自觉不自觉地喜欢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对孩子无微不至,什么家务活都不让孩子做,导致现在上了小学不会系鞋带、系扣子的孩子大有人在。
这些孩子的家长总是抱怨孩子写作业和读书难的小问题,其实它背后关乎的都是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这个大问题。因为这个能力是个联动的过程,如果家长说自己孩子三四年级了,还不能自己去读书,主动去做作业,那么很有可能这个孩子在做家务、照顾自己这些小事上面也不独立。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上应该从孩子上学前就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帮助家长做一些家务,让他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很多事情,读书和学习当然也不例外。
其次,李老师认为,家长也要协助孩子养成自学的习惯。现在很多家庭都有留言板,一家三口每天在上面写几句话,发表自己的观点,孩子会很感兴趣。因为他不知道爸爸妈妈会写什么,对他来说这就像小游戏一样。孩子也会学家长的样子去写,写的内容可以包罗万象,比如,“我今天喝的果汁是葡萄味的” “有只毛毛虫路过了我们家门口” “今天晚上吃糖醋鱼”……写什么都可以,重要的是这个形式。
家长给孩子创设发表观点的条件,能让孩子有机会也有意识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慢慢地孩子就会喜欢写字、喜欢表达,对孩子语文的学习很有帮助。类似的方式有很多,就是要让孩子在生活中找到学习的感觉,慢慢就会养成自学的习惯。
还有一点,家庭的学习氛围也很重要,能够更容易地让孩子对学习保持兴趣。
孩子从小看到爸爸妈妈看书写字,孩子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对学习也就不会有抗拒的情绪。所以,我们要打造一个一家人坐在一起静静读书、写作的氛围。孩子不懂的时候,可以问一问爸爸妈妈,一家人之间也可以就学习中的某个内容讨论一番。我很认同李老师的观点,这种通过学习和阅读来建设一种家庭文化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学习语文本身,这样的家庭文化值得我们每一位父母去缔造和建立。
除了以上根本性的问题,其实孩子写作业还有一个普遍问题,是写作业慢。尤其低年级的孩子,表现更为突出。李老师说,写字速度慢这个现象的背后,有很多种可能性,家长不能只看到表象,然后匆忙之中去找解决的办法。
有的孩子写字慢也许是正常的,不需要解决,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比如,孩子由于一二年级刚刚开始学习写字,写字还不熟练,写得慢是很正常的;有的时候生字比较难,孩子要观察,要确定字的结构和占格,写得慢也是正常的。
家长需要关注的是写字不专心和真的很慢这两种情况。写字不专心表现为写一会儿玩一会儿,总是走神儿,注意力特别不集中;写字真的很慢的表现是,孩子写得很认真,但是一笔一画特别用力,写得很仔细,但是特别慢。
这两种都是需要纠正的,纠正的方式是给孩子计时。大部分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时间意识都很差,他们如果在学前没有经历过特殊训练,对于十分钟、一个小时他不太知道到底是多长,所以需要先给他建立时间观念。
家长可以规定孩子10 分钟必须写完多少字,刚开始可以规定得宽松一些,之后再慢慢提高要求,让孩子逐渐形成时间意识。对于不专心的孩子来说,他受到严格要求之后就会有所束缚,不再随心所欲想拖拉多久就拖多久;而对于写字慢的孩子,给他建立了时间意识,他就会有所规划,不会在一个字上面浪费太多时间,慢慢熟练起来以后,速度就会提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