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平台抽风,将我一年前写完的专栏里的第一章判定为旧闻新发给屏蔽掉了,导致原本十五章的专栏内容变成了十四章。虽然是免费的第一章,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却是统领整个专栏走向,解决大家为什么要学习格律诗的逻辑立论,即《格律诗第一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平仄格律?》
今天就写一篇相对来说复杂一点的,关于仄韵格律诗的文章放进去。
一是填上章节数的坑,二算是回馈购买了专栏的老读者,三是因为前段时间写了几首诗和手记,中间正好有一首仄韵格律诗,可以拿来作例子分析(在手记中说过另开文章分析的)。出于这几点原因,今天就专门补上此文。
不过呢,明言在前:对格律诗不感兴趣的朋友就不要看了,省得徒生戾气。虽然你们的评论谩骂如癣疥之疾,要不了我的命,但是总难免让人痒得恶心。
而按照格律专栏在学习的朋友,如果还没有学习完前十章,并且熟练掌握、开始创作的朋友,也不建议深入探讨这篇文章,因为很多东西到了一定层次之前,是不适合学习的,反而会干扰你的正常学习进展。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前几天实在没忍住,回复了一位非粉丝朋友——关注我的朋友都知道,非粉丝的评论,除了正确有益的指正之外,其它任何情绪的发言,一般都是不回复的。这就好比我站在教室里讲课,你站在门外说“好”或者吐一口痰骂娘,说“讲的什么玩意”,我是没有必要冲出教室去和你理论的。
但是那天实在是没忍住,一位朋友用繁体字列举了十几首诗的平仄关系一一对应,放在评论里来反击我的一篇专栏文章(我忘了是哪一章了)。当时可把我乐坏了——因为他口口声声说“看《唐诗三百首》里有几首格律诗?”,结果列出来的却全都是合律近体诗,唯有第一首是柳宗元的《江雪》,是押仄韵的折腰体(依然可以归入格律诗),可以称作是古体诗。难为他用繁体字,还把每一首作品的平仄(不知入声字,不知变化)在诗下面标出来,然后义愤填膺地反问我为什么要用格律害人?
原本想截个图,发现找不到那个留言了,也不记得具体是第五章,还是第六章的评论。其实他的认真态度我还是赞成的,但是在自身没有一丁点认识的情况下,就大张旗鼓地出场唱戏,真的不在乎被打脸么?
想必他也是不在乎的。
不过正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我一般懒得去回复评论。就好比我在这里卖咸鸭蛋,你大声疾呼你的鸡蛋新鲜,还拿出一窝子来质问我是不是你的鸡蛋更新鲜,大有不砸烂我的咸鸭蛋摊子不解恨的气势。结果你的新鲜蛋一敲一个咸鸭蛋,再敲还是一个咸鸭蛋,结果一看还是我这里卖出去的,这不可乐么?
回复评论这件事,粉丝一般回复(尊重问题,但也会有遗漏),对于非粉丝,个人是相当谨慎的,谨慎到有时候根本就不去看,省得被气死或者笑死。所以如果有朋友在评论留言,却没有得到回复,在这里说一声抱歉先——那些诗作修改回复文章都是建立在私信过来的作品之上的,你写在评论区中,很可能就是纯粹没看到,而不是不尊重你。
反正先道个歉吧,不过以后还是不会回复非粉丝——因为你的留言前面没有那个红框框,我就自动忽视了。
闲话太多,言归正传。我们来讲讲仄韵格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