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重拾了写作的念想呢,应该是在2017年,我从大西北旅行归来后。本想寻找诗和远方,然而最后只有感慨:没有读过万卷书,万里路上的风景就只是风景而已。
时常会回忆,从小一路走来,与文字相关的光与影,没有利用学生时代的最好时光,去锤炼自己的热爱,仅是有些文艺情怀,这种喜爱远没有达到富有文学素养的境界,觉得自己其实对事物的知晓不够透彻,眼界也不够宽广,在文字功底上也特别贫瘠。
于是,我开始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我在简书上初试,发了文章,也参加过写作学习课程。只是没等我渐入佳境,现实让我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挤压下,不得不暂时抛却一切,我决心准备考研,没心没肺的我从未如此努力,好在在今年最终一切如愿。
那一天,是“邯郸驿里逢冬至”,我在邯郸路的复旦考完了一场试,小时候天真想过复旦中文系,然世事曲折,不够尽兴。如今考上的不是文科,还是自己工作相关的本专业,但也算曲线圆了一个复旦梦。(不过仍旧非常心动王安忆老师带课的创意写作专业,哈哈)
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未完成的还要继续,梦想要一个一个实现。
所以,在逐渐平静之后,我还是不想放弃写文字,但感觉自己输入太少,凭感觉输出太吃力,也许是我没找到方法。我始终都认同,作家是可以培养的,有天赋的毕竟少数,那些名人大家,他们的履历其实都充满了磨练和积累,学习是永恒的。
兜了一圈,又回到简书。
前几天,在某栏目看到弘丹老师课程的推送,简单了解了老师的经历和学院的课程,拆解稿和听书稿引起了我的兴趣,以读书为基础的写作,非常符合目前我的状态和需求,虽然不曾接触过这类稿件,但很想试试,当然我也希望得到一笔自己的稿酬。在这里我真的是新手,如今各种网络平台和电子工具,让文字的呈现方法更加多样化,所以更加应该多见识见识。
目前的学习和工作让我的生活非常忙碌,报名课程前还是有些犹豫的,不过在九月前能上完这期写作课,我还是抑制不住报名啦,加油打败拖延症和惰性,争取在课程学习后能有一篇自己的作品。
不知会去向怎样的远方,但已然在路上。